5月9日,长沙市天心区梅岭社区举办“母爱无私 ——教练妈妈大学堂”公益活动,邀请专业老师义务教社区的母子们学习制作手工陶艺、创意相框、时尚发卡等,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本报记者 徐行 通讯员 谭凡星 摄影报道
“我们社区文艺队现在每天早晚都在抓紧时间排练节目,希望能顺利打进决赛。我现在跳舞都上了瘾,一天不跳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家住长沙市东风路社区的杨奶奶乐呵呵地说。她在看到“欢乐潇湘”湖南省第三届全民广场舞大赛的通知后,很是兴奋,每天都和舞伴们热火朝天地进行排练。
杨奶奶她们参加的“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只是我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文育民、以文惠民、以文乐民、以文富民的思路,全面推动文化建设,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由原来的生活“调味品”,变为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那么,我省又是如何不断翻新“菜单”,为群众烹调出“丰俭由人”、老少咸宜的精神“美餐”呢?具体来说,主要是精心准备了以下三道文化“佳肴”。
其一,推出“大餐”,让群众文化生活更美
所谓“推”,就是推陈出新,既把以前办得好的活动继续下去,又想办法推出新的活动,推出一盘盘符合群众口味的精神文化“大餐”。近年来,我省相继开展了湖南艺术节、百万群众广场舞蹈、“三湘读书月”、“盛世丹青·湖湘风采”艺术年展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现在,这些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仍会继续开展下去。从今年2月起,我省下大力气推出两大系列活动:
活动之一是“欢乐潇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这个活动重在普及,突出群众性,就是要让大家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享受到文化的各类成果,都能体会到文化带来的各种快乐。活动由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湖南省第三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两大板块组成,为了让群众文艺团体都能参与进来,活动规定参加演出的演员必须为非专业演员。同时,为了提高演出质量,文化部门还将派出百名辅导员深入农村,为农村群众排练广场舞。现在,各地跳起来、舞起来、唱起来的热闹场面,已成为我省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活动之二是“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这个活动重在提高,突出专业性,就是让广大群众能够欣赏到高水准的艺术演出,观看到高品位的优秀剧目,享受到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活动于3月开始拉开序幕,分为“雅韵三湘·艺苑金秋”、“雅韵三湘·舞台经典”、“雅韵三湘·音乐经典”、“雅韵三湘·好戏连台”、“雅韵三湘·艺动校园”五大板块,涵盖歌剧、舞剧、芭蕾舞、交响乐、京剧、昆曲、话剧、杂技等众多艺术门类,演出内容以省内文艺院团创作的精品节目和国内外高雅的节目为主,比如花鼓戏《老表轶事》、具有湖湘特色的湘剧《谭嗣同》、祁剧《梦蝶》、昆剧《牡丹亭》、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等,让大家在快乐中享受雅致生活。
两大活动专业性和群众性结合,既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体现这两大活动的公益性,我省专门从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拿出2800万元,支持市州组织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即便是适当进行市场运作的“雅韵三湘”活动,门票的价格也非常低,农民工、残疾人、低收入群体还可以免费观赏。
其二,配出“套餐”,让群众文化生活更火
所谓“配”,就是配套成龙,将政府搭台主导的活动和群众自我组织的活动搭配在一起,配出一碟碟文化“套餐”。我省立足实际情况,顺应群众期盼,既通过政府“搭台”,让群众“看戏”,又通过引导群众自我“搭台”,自我“唱戏”,让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一方面,政府“搭台”,送“乐”于民。我省通过政府出钱“买单”,整合资源、配套政策、建立机制,搭建出了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平台。例如,我省已持续开展10多年的“送戏下乡”活动,已开展7季的“公共大戏台”活动,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文化渴求难以满足的现状。下一步,我省将会继续把群众文化活动当作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形成在市级层面抓示范、做引导、创品牌、做规模,在区县层面抓基层、做特色的良好局面,打造市区县一体化联动机制,让老百姓都能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愉悦和快乐。
另一方面,群众“搭台”,自娱自乐。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我省着力激活文化的内生活力,把群众推上活动的前台,让群众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并成为活动的主角,从“要我演”变成“我要演”,从“要我参加”变成“我要参加”。例如,衡阳市蒸湘区各社区每天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扇子舞、乒乓球赛、书画比赛等文化活动,各种健康快乐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社区居民参加。下一步,我省将在引导群众自娱自乐上继续做好文章,通过财政支持帮建“舞台”,通过规范引导支撑“舞台”,通过吸引社会力量共建“舞台”,无论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农村的田间地头,让群众自己组织的文艺演出不断,文化活动常新。
其三,端出“便餐”,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实
所谓“端”,就是巧捷万端,通过完善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场所,降低文化生活消费门槛,端出一盒盒文化“便餐”,让群众可以方便享用。我省着力建设可以方便群众读书看报、观看电影、琴棋书画等活动的阵地,创造人人方便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条件。
首先,完善五级文化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新建美术馆,扩建图书馆,建设湖南文化艺术中心,完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根据规划,接下来,我省各市(州)还将建设和完善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以及影剧院等基础文化设施,各县(市)都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等,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一级也将建设文化活动室,从而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建设,将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更完善,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更便捷。
其次,免费开放各类文化场馆及文化信息资源。目前,我省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已经实现免费开放。接下来,我省将进一步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实施公益性文化的免费和低票价政策,各级共享工程网点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让大家在网上就可以看戏、看电影、看展览、看演出。比如,涟源市目前就已经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涟源支中心建设,各个行政村几乎都有文艺活动场所,拥有固定的文化室,并且图书、棋类、乐器、放映设施齐备。这些实实在在的便民措施,将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更便利,更充实。
正像宋祖英唱的那样:“越来越好……幸福的笑容天天挂眉梢。”我们相信,有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群众文化活动将会开展得更加精彩纷呈,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马纯红)
■链接
“欢乐潇湘”人人乐
“雅韵三湘”品位高
我省今年将组织两大重要的文化活动,即“欢乐潇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和“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丰富全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欢乐潇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湖南省第三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各市州将分别组织一台群众文艺晚会,参加9月的全省决赛,届时评选100个优秀群众文化节目和8个组织工作奖,及20个“最受网络观众喜爱的节目”。第三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将在14个市州进行海选和半决赛,然后在长沙举行总决赛。
“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于3月至12月实施,分为“雅韵三湘·艺苑金秋”高雅艺术展示月、“雅韵三湘·舞台经典”中外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专场、“雅韵三湘·音乐经典”湖南音乐季、“雅韵三湘·好戏连台”省会周末剧场、“雅韵三湘·艺动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5部分,演出剧目涵盖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昆曲、话剧等众多艺术门类,计划演出162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