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人口金字塔向老年型发展 少年人口大幅减少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王城长 编辑:王娉娉 2013-05-30 09:09:02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链接:长沙十年减少10万儿童 少年人口占比从1/5降为1/8

  红网长沙5月3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王城长 实习生 王晓东)5月27日,长沙市统计局公布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长沙市人口金字塔,分析称,长沙人口金字塔正向老年型发展:老年人口(60岁以上)大幅增加,少年人口(0-14岁)大幅减少。

  此外,相比长沙市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增加了30多万。

  少年人口减少会否引起将来长沙市内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会否还将延续?老年人口的大幅增加又将给长沙带来哪些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机遇?未来,城镇化的推行,又将给长沙人口结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将是这一类型人口结构面临的问题。

  老龄化已经不再是口头上的言说。

  据长沙市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统计,2000年到2010年,老年人口(60岁以上)大幅增加,由占全市人口比的11.6%上升到13.6%,十年间,增加了24.59万。

  分析称,长沙人口金字塔已向老年型发展,2010年长沙老年抚养比为18.8%,如果除去外来人口,长沙每100个劳动力需要抚养21位老人。

  这还不是峰值。

  增长 20年内,长沙最多数量人群将步入老年

  长沙市统计局新绘制的2010年长沙人口金字塔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逐渐膨胀,这一年,长沙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09万,比0-14岁年龄段的多0.56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持续上升的长沙老年抚养比,2010年为18.8%。纵向来看,2000年长沙每100个劳动力要抚养16位老人,2010年每100个劳动力需要抚养19位老人,“如果除去外来人口,每100个劳动力需要抚养21位老人。”长沙市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处副处长丁伟说,这还不是峰值。她指出,当前,30-50岁的人群是人口金字塔上最大的年龄人群,在今后10-20年中,这个年龄人群将进入老年行列,“如果没有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补充,未来长沙的抚养压力将更大。”

  此外,从分配指数来说,2010年长沙男女数量是比较匹配的,但分年龄段来看,0-14岁男女性别比为110.7,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丁伟认为,造成男多女少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在。另外,75岁及以上的男女性别比低于100,从金字塔图也可以看出,越往年龄上端走,代表男性的横条越短于女性。“说明女性寿命明显高于男性。”

  原因 大量1970年代前生人,渐步入中老年

  为什么2000年到2010年间,长沙的老年人口大幅增长?

  长沙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发表文章《长沙人口金字塔已向“老年型”发展》,文章说,主要是由10年间总和生育率由高变低引起的。

  文章分析,长沙2010年和2000年总和生育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为1.22,2010年为1.18),也处于低生育水平(2.1以下)。1970年代之前的高生育率导致了人口的大量增长,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目前已逐步迈入中老年人群。

  此外,寿命延长也是老年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统计表明,2010年80岁及以上的老人11.24万人,比2000年增加4.83万人,增长75.4%。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91人,比2000年净增了一倍。人口寿命的延长也促进了老年人队伍的不断壮大。

  理论上,老年型人口金字塔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人口呈负增长,总量缩减;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长期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增长的模式将会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影响 老龄产业或成长沙投资洼地

  随着老年人群逐渐庞大,将给长沙的老龄产业带来巨大空间。

  “这一方面,长沙还要补课。”一业内人士表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指出,根据当前这个现状,在分配机制方面,政府可能会更多地关注老年人事业,包括与老年人健康有关的基础设施等。

  当前长沙养老保障事业已呈快速发展之势。据长沙市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长沙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5.3万人,比2005年增加310.6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29所,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967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8所。

  同时,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形成,至2011年底,全市城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近400个,基本实现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不过就目前来看,长沙市统计局相关专家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以往那种N+2的家庭供养模式在嬗变,就是多子女共同养2位老人的模式在改变,出现了2+4的养老模式,就是两个年轻人共同供养四位老人的局面,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该专家建议,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加快综合性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养老资金的投入机制,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比如拓展到老年人理财、艺术鉴赏、心理咨询、生态休闲、影片赏析等特色项目。

  [解读人口金字塔]

  少年人口十年内减10.31万

  2010年长沙市0-14岁的人口为95.53万,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减少10.3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6%,比2000年的17.2%下降3个多百分点。进入21世纪后10年时间,长沙少年人口从占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降为八分之一。

  老年人口十年内增24.59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96.09万,比2000年增加24.59万人,增长34.4%;从占比来看,2010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3.6%,比2000年的11.6%上升2.0个百分点。

  男女性别比103.4∶100

  2010年常住人口金字塔显示,男女性别比为103.4,较为对称,属于正常范围(人口统计学上,一般正常范围在102至107之间)。但分年龄段来看,0-14岁男女性别比为110.7,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另外,75岁及以上的男女性别比低于100,从金字塔图也可以看出,越往年龄上端走,代表男性的横条越短于女性,说明女性寿命明显高于男性。

  外来青壮年人口比户籍人口多36.12万

  比较2010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金字塔会发现,常住人口金字塔中20岁左右的横条长度远远长于户籍人口金字塔。2010年16-22岁常住人口超出户籍人口36.12万人,即这一年龄段的外来人口为长沙带来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改善了长沙的人口结构。

  [分析]

  老年人口增加少年人口减少,延迟退休或提上议程

  2012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国家人口和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成员的顾宝,在《瞭望东方周刊》发表文章《看懂中国的人口金字塔》,文章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让延迟退休年龄是一件迟早的事。

  最近因为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引起舆论一时大哗。应该说,今天终于提出这个问题是形势发展的结果。如果我们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就知道这是一件迟早的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开始工作的时间被推迟,而预期寿命的提高又预示着养老期的延长。如果退休年龄不变,就意味着人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在缩短,而养老期在拉长。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对于退休年龄推延的反应难免不同,但总体来看必须从人口结构变化的总趋势看到它的必然性而逐步适应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当然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具有决策的前瞻性,使社会对此有一个习惯的过程。

  在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关注中,往往将之归结为老年人增多,继而归结为老年抚养问题,再归结为老年救助问题,结果是把老龄化缩小为民政工作的一部分。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整个社会变老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