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地区劳教人员已全部回归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吴可 刘颖 编辑:王娉娉 2013-11-20 09:03:1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白马垅劳教所,所内已经无劳动教养人员。劳教所虽未摘牌,但转换为强制戒毒所。图/记者陈杰

  11月19日,韭菜园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每个月进行专门的指纹和面部识别信息的录入。图/记者辜鹏博

  红网长沙11月20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吴可 刘颖)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劳教废除后,劳教所如何转型?相关人员如何安置?湖南的劳教人员是否已回归社会?

  同时,被不少专家津津乐道的社区矫正制度,进展如何?是如何运转的,又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11月19日,记者从长沙市星城地区检察院获悉,今年以来,该院加强监所检察和监外执行监督工作,贯彻落实新刑诉法。通过该院一系列工作,目前长沙地区全部劳教人员都已顺利回归社会。

  长沙市星城地区人民检察院于2007年11月23日正式挂牌,是长沙市人民检察院的派出机构。它的职责是:依法对辖区内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19个监管场所的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依法对社区矫正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打击在押人员犯罪活动;维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公平公正,维护监管场所的稳定,维护被监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据星城地区检察院透露,今年以来,该院共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35件,对不宜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变更强制措施。开展死刑执行法律监督,依法保障被执行死刑罪犯享有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针对劳教制度即将废止的特殊情况,制定了特殊时期工作方案,分析安全形势,加强日常巡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监督并配合劳教所妥善安排劳教人员及时解除劳教,安全送回原籍。目前长沙地区全部劳教人员已顺利回归社会。

  星城地区检察院还对社区矫正进行检察监督。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有社区矫正违法或不当情况者260人,对这些违法或不当情况,共提出书面和口头纠正意见260人次,已纠正251人次,其中,对在监外执行过程中有违法行为及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监外执行的19名罪犯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启动收监执行程序,已有15名罪犯被收监执行刑罚。

  [链接] 株洲两所劳教所向强制戒毒所“转型”

  株洲市内有两个劳教所:株洲市劳动教养所和省白马垅劳教所,后者是湖南省唯一的女子劳教所。

  18日,有媒体探访这两家劳教所,发现所内已经无劳动教养人员。劳教所虽未摘牌,但均转换为强制戒毒所,劳动教养审批亦早已经停止。

  株洲市劳教所内已无劳教人员

  株洲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称,目前株洲市劳教所内已经无劳教人员。

  株洲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称,今年4月,根据湖南省司法厅等相关部门统一安排,株洲市劳教所内一些劳教时间较长的已经转移到省里一个劳教所内,剩下的一部分劳教时间较短的人员已经陆续解教。同时,株洲市劳教委已经停止审批劳教人员。

  一名知情人士称,作为全省唯一的女子劳教所,白马垅劳教所内也几乎没有了劳教人员。

  劳教所向强制戒毒所“转型”

  株洲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停止收容劳教人员的同时,株洲市内的劳教所正在向强制隔离戒毒所“转型”。

  今年4月15日,株洲市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对象收治前期准备工作顺利通过省劳教(戒毒)局考核验收。4月24日,湖南省劳教(戒毒)局以湘劳教(戒毒)函[2013]4号文件批复同意市劳教戒毒所5月开始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到目前为止,已经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近百名。原本由公安部门管理的戒毒所已经与该所进行资源整合,强戒工作已经由司法部门主管的戒毒所接手。

  [解读] 明确司法所至少配一名社区矫正专干

  湖南的社区矫正进展到哪一步?我省于2008年成为全国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省份,已实现在所有乡镇、街道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

  必须进行社区矫正社会调查

  湖南的社区矫正有一个特点,必须进行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

  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是指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拟在对被告人(罪犯)实行非监禁刑罚和非监禁刑罚执行前,委托被告人(罪犯)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被告人(罪犯)的居住情况、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再犯罪风险、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意见、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矫正环境等进行调查核实,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综合评估后向委托机关提出对被告人(罪犯)是否实行社区矫正的评估报告的活动。“但这只是做一个参考,并不会成为法庭上的证据。”

  “当然,也会有评估之后觉得不适合的案例。”韭菜园司法所专干卢智回忆,自己经手过一个案例,被告人没有家人帮助,没有亲近的朋友,经过反复评估,工作人员一致认为社区矫正并不合适。“家人的帮助在这项工作中是很重要的。”

  一个数据是,2013年1月-10月,全省共完成社区矫正调查评估23189件,法院采信率达90%以上。

  14市州都实现了GPS定位

  “目前,湖南所有市州都实现了GPS信息平台定位,一旦矫正人员离开规定区域,系统就会发出预警。”省司法厅工作人员表示,全省14个市州都建立了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和手机定位系统,向部分社区矫正人员发放定位手机,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造电子围墙,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动态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2013年1月17日,在完成对各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后,长沙市司法局将指纹录入和面部识别技术正式运用到“长沙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这是全省首次将指纹录入和面部识别系统运用到社区矫正监管领域。

  除了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我省目前的志愿者已经接近2万名。“但专业人员不足仍然是我们目前很迫切的问题。”

  人员、资金仍有缺口

  “1个司法所,只有1个人,面对的却是乡镇所有的社区矫正人员。”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有志愿者的参与,但社区矫正只是司法所承担的9项职能中的1项,不管是人员数量还是专业素质,都急需得到更多支持。

  在相关规划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市(州)、县(市、区)司法局通过内部调剂给社区矫正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被明确规定:司法所明确不少于1名社区矫正专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同时招募社区矫正社会志愿者,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2013年示范创建、2014年全面推进、2015年巩固提高的“三步走”计划也正在实施。

  据了解,目前,省财政厅、省司法厅正在就社区矫正经费具体保障标准进行协商,争取年内出台。

  [故事] 每个月打一次指纹报一次到,社区矫正并不是他避讳的话题  

  2013年1月,长沙的李宇(化名)被判处寻衅滋事罪成立,缓刑3年,成为韭菜园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

  经过近一年的矫正人员生活后,李宇11月19日说,生活已经渐渐回归正常,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交一篇思想汇报,做一次以上公益劳动,“其实对自己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社区矫正社会调查必不可少

  2012年,在一次朋友聚餐中,李宇和朋友们与另一桌食客发生了冲突,最后朋友还惹出了命案。在看守所近一年的时间里,李宇用“吓得很”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不知道迎接自己的将是什么。

  在李宇所涉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韭菜园司法所就接到了法院的委托函,希望该司法所对李宇进行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

  韭菜园司法所专干卢智介绍,通过走访和了解得知,李宇的家属与受害人之间达成了调解赔偿的协议,对方也表现出谅解的意愿,李宇的父母、妻子都表达出积极配合帮助李宇改造的意愿,而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李宇平日的表现也给出了正面回应。“我们调查之后出具一个评估报告交给法院,法官会做一个参考,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在李宇的案件中,我们认为他是适合社区矫正的。”

  GPS定位预警,每个月按指纹打卡

  法院判决缓刑后,李宇终于回归了阔别一年的家庭生活。先前往区司法局录入指纹、照片等个人信息,在手机里安装GPS定位系统,然后去所属的韭菜园司法所报到,社区矫正生活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矫正对象每个月来一次,按指纹打卡,交一份思想汇报,我们安排一到两次集体劳动,不定时组织学习,其他时间他们和普通人生活无异。”卢智介绍,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李宇表现很好,每一次都能准时签到,如果矫正人员需要离开长沙,则需要提前请假。

  而对于李宇来说,这个每月一次的报到也一直在提醒着自己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李宇说,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的生活和出事前几乎没有两样,在朋友中,社区矫正也不是避讳的话题。“他们都知道我每个月要来报到。工作需要出差的时候,则提前申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