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蒋剑翔
临街铺面,守夜的店主明显少了;一些摩托车、自行车停靠路旁,车主离开却并未上锁……这是记者近日在江永县的大街小巷见到的景象。
若干年前,江永并不太平,人们谈“偷”色变。
是什么让这里社会治安发生了质的变化?老百姓的答案是:变化来自于“4+X”社区警务新模式。
社区警务,一头连着社会,一头系着百姓。县委书记陈景茂多次深入社区调研,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拍板解决社区警务建设问题。陈景茂说,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这是我们最起码的职责。
江永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刘建能解释“4+X”的社区警务新模式:“4”代表4种专门力量,即每个社区选配一名社区民警、配备二名社区辅警、确定一名社区专职治安员、组建一支12人的公益性岗位巡逻队。“X”代表社会各种资源:机关、社区干部职工,单位内部治保力量,民情信息员,治安积极分子,各单位的技防、物防措施等,由县综治委牵头管理,强化督查考核。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经费财政全额保障;社会治安社会化,各行各业都有综治硬指标。
“4+X”,来真的、动硬的。
县委规定:社区实行通宵巡逻,除巡特警大队正常巡逻外,前半夜由机关干部带队,后半夜由公益性岗位巡逻队专职巡逻。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夜巡督查。
据了解,每天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夜巡督查,这事自2010年12月24日开始实行以来,雷打不动。县综治办还推出了考查制度:每月对县级领导和单位巡逻人员进行签到及巡逻情况考查,凡考查不合格的,视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甚至是综治“一票否决”。
“4+X”,守护家园,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现在,江永县每天的巡逻力量已达到260余人,警车18辆,全县共建群防群治组织120余个,1300余人踊跃参加。“守护家园,和美江永”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两年多来,江永老百姓明显感受到:社会治安大有好转,和谐新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