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五里墩有个“剪纸村” 小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红网 作者:曾彦予 汪湛 编辑:王津 2014-06-06 14:38:2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芦淞分站记者 曾彦予 通讯员 汪湛报道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双巧手,一点创意,不经意间,孩子们便将自己的童趣跃然在纸上。
  
  芦淞区五里墩乡百井村号称“剪纸村”。“六一”儿童节,该地金轮侨心学校的孩子们向嘉宾们展示了这项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剪纸作品将在市群艺馆的美术教室展出。
  
  展览
  
  90岁的技艺传承人现身
  
  在金轮侨心学校的操场上,上百名孩子神情专注、巧手翻飞,耳边只听到咔嚓、咔嚓的剪纸声,一幅幅充满童趣、造型生动的剪纸作品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百井剪纸”技艺传承人——90岁的袁珍梅老人当天也现身活动现场,她坐在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一起享受剪纸带来的乐趣。
  
  不论是花、鸟、虫、鱼,还是梅、兰、竹、菊,抑或“齐天大圣”、“精忠报国”等的历史故事,这些剪纸作品经过孩子们的重新创作,展示出了丰富的想象力。一位母亲向记者自豪地展示自己孩子的作品,“自从爱上了剪纸后,孩子做事变得细心了,而且也比以前有耐性多了,可以说整个人都变了样。”
  
  看着孩子们灵动的双手,仔细端详已完成的作品,金轮侨心学校林校长脸上流露出一种无法掩饰的兴奋。在她眼里,古老的剪纸艺术成了养成孩子健康人格的载体。
  
  这次剪纸活动产生的优秀作品,以及金轮侨心学校的其他获奖作品,将于6月1日至15日在市群艺馆的美术教室展出。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文化遗产日',这次展出也是为了配合文化遗产日的相关活动”。
  
  传承
  
  剪纸艺术从娃娃抓起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楚风。”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有着自身独到的艺术魅力。传统的剪纸一直盛行于北方,南方少有,但五里墩百井剪刻纸却是一枝独秀,有着悠久的历史。
  
  五里墩百井剪纸大约从宋代开始传入本地,有着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并逐步演变,一直传承至今。五里墩百井村原来有许多本地的艺人擅长此项技艺,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此项传统艺术濒临失传。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正因为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更有难度。如何让剪纸艺术更好传承,考验着株洲人的智慧。
  
  为了不让民间艺术失传,五里墩乡政府、芦淞区文化馆从1993年开始,对五里墩百井剪刻纸艺术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采取“艺术进课堂”的形式,将剪刻纸艺术逐步融入下一代的教育中。
  
  创新
  
  剪纸与诗文合二为一
  
  “百井剪纸”历经发展,如今创新出一种新形式——“文雕”,主要由剪纸与诗词两部分组成,剪纸搭配应景诗词,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既有版画的硬朗,也有中国画的意境,别有一番韵味。
  
  现在学校已编印高、中、低三个级别的教材,在学校和社会推广,培养学员上千名。目前,已有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爱好者选购收藏“文雕”作品。
  
  “百井剪纸”正在申请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