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转型,护一湖清水——岳阳县毛田镇在奉献中前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苏莉 屈新武 徐亚平 编辑:王娉娉 2014-08-08 09:54:44
时刻新闻
—分享—

  水随人意流。(1976年10月摄于毛田区南冲公社)

  区委书记许志龙(右)与区委副书记刘志耕在水利工地参加劳动。(摄于1974年6月)

  本报记者 苏莉 屈新武 徐亚平 通讯员 彭会 何文滔

  毛田过去叫“茅田”,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当地有句话形容这里的自然条件:山是剥皮山,水是祸它水,田是沙丘田,土是黄泥土。

  7月30日,记者走进位于岳阳县东北角的毛田镇,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山林郁郁葱葱,蜿蜒其中的铁山水库碧波荡漾,青山绿水间,一栋栋红瓦白砖的小楼掩映在竹林下。盛夏时节,这里竟然凉爽宜人。

  追往昔,看今朝,上个世纪以来,毛田几经变迁,始终不变的,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毛田精神”。

  1

  艰苦奋斗,穷山恶水锤炼“毛田精神”

  “毛田人有一股不服输、不怕苦的顽强精神。”7月31日,时任毛田区委书记、今年已86岁高龄的许志龙在接受采访时,谈起毛田精神依然十分激动。

  1959年-1961年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少地方都想方设法保吃饭财政,而毛田人却迎着困难上,勒紧裤腰带白手起家搞发展。毛田区委书记许志龙带领领导班子给县委写下“血书”,并头一个在上面摁下手印:“5年内,团结一心,建设好毛田,使穷山恶水变成富饶之地。不改变面貌绝不收兵!”

  为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区委有针对性的在干部间开展了“三三教育”:要经得起“三个考验”,即党的考验、人民的考验、历史的考验。为人民服务要做到“三不辜负”,不辜负党的培养、不辜负群众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要树立革命英雄主义思想,“争取三上”,毛田巨变上电影,英雄事迹上学校,革命荣誉上北京。

  “三三教育”点燃了党员干部和群众革命信念和热情,全区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半年狠抓生产,下半年治山、治水、改土、修路,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将一片荒山秃岭塑造成了“挂壁土上创高产,剥皮山上披绿装,祸害水随人意流,沙洲滩上飘稻香,农林牧副齐发展,山村新居电灯亮”的新毛田。粮食从单季稻变成了双季稻,每亩产量达到上千斤,摘掉了“吃反销粮”的帽子;17个大小水库的修建,一下甩掉了灌溉和发电难题;5000亩蚕桑基地的建立,让“毛田制造”的缫丝销往了江浙地区……

  2014年7月30日,记者踏访毛田,亲眼见到,当年40天建成的毛田水库仍然在发挥作用,供应附近4个村近3000亩良田灌溉用水。

  2

  一湖清水,融入毛田人几多情与爱

  1976年,出于防洪灌溉的需要,岳阳县将修建铁山水库提上日程。6万民工奋战近1100个昼夜,总库容6.35亿立方米的铁山水库于1979年建成。1982年,铁山水库蓄水后,为下游岳阳、汨罗、临湘100万余亩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在这背后,是包括毛田在内的6个乡镇作出的默默牺牲,4万余人成为水库移民。其中毛田镇有24个村临近水库,历尽艰辛改造得来的数万亩耕地农田、家园故土淹没在了清如明镜的铁山水下。

  2002年,岳阳市区集中供应铁山水工程竣工通水,2008年,岳阳县城及南、北灌区周边乡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相继改为铁山水库供应,铁山水库由过去设计单一的农业灌溉为主转变为城市供水与农业灌溉并存。

  铁山水库成为岳阳市区及沿线县乡100多万城镇居民的饮用水源,为保证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岳阳市委、市政府对位于库区的毛田镇提出了新的要求。

  “山上有树不能砍,地里有矿不能采,水里有鱼不能捕,不仅如此,库区不能养猪,不能开餐馆,连房子也不能新建。”毛田镇党委书记付文勇和镇领导班子一帮人顿时感到有劲无处使。

  “毛田人不但能干事,也特别讲奉献!”关键时刻,“毛田精神”再次成为凝心聚力的精神武器,镇领导班子迅速统一思想,转换发展思路,将保护生态,保护铁山水库一湖清水确立为全镇的中心工作。

  3

  转型思变,

  建设富裕和谐生态强镇

  转型在任何时候都意味着阵痛。为了做通老百姓的工作,毛田镇领导带着工作人员深入农户,一遍又一遍地宣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毛田镇育英村40多岁的李平辉,2005年起就是村里的养猪大户,2008年出栏的生猪有100多头。看着自己不断壮大的事业和日益成熟的养殖技术,李平辉和老婆春风满面。2011年3月,镇领导上门来了,这次来不是送技术,送信息,而是传达位保护铁山水库水资源控制生猪养殖的政策。听到这消息,李平辉懵了。那天,5位镇领导和他谈政策,讲道理,聊了整整一天。

  镇领导走后,李平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铁山水库关系到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如果为了自己而不顾全局,大家还怎么看我这个共产党员,怎么看毛田人?”经过痛苦思索,李平辉向镇政府领导递上了关闭养猪场的承诺。在全镇,像李平辉这样的养猪大户有17家,通过做工作全部关停。

  2011年以来,毛田镇政府关停了镇内15家树木切片场、17个养猪场、3家企业、5处采矿和采石点,基本杜绝了企业和生产污染;在镇内流入铁山水库的三条河流入口处设置三处拦污坝,总投入近1000万元;向周边居民分发分散处理固定垃圾户用焚烧池6000个,并在临近铁山水库水源的村民家中试验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器;严控树木砍伐,再种植69122.5亩生态林,目前全镇山林面积7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几年时间,毛田镇实现了从新兴工业镇向生态林源镇的成功转型。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铁山水库水质逐年改善,近年来水质一直稳定在国家饮用水源二类标准,8项主要指标中90%的都能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

  “转型思变,富裕和谐生态强镇成为毛田新的奋斗目标。“毛田精神”的激励指引,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展望未来,毛田镇领导信心百倍。

[NextPage]

  岁月流金
  
  “贵在鼓劲”

  毛田镇老照片

  1963年9月,中共湘潭地委岳阳县当时属湘潭专署,1964后属新成立的岳阳专署在毛田召开全区县、区、社书记现场会,了解毛田在三年困难时期治山、活水、改土、修建公路等情况以及社员每人每年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情况,以实地察看为主。大家一致认为毛田所干的事是扎实的。从此,毛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事迹在整个湘潭地区传开了。随后,中共湖南省委作出《向毛田区学习的决议》。

  1963年11月,湘潭地委专门成立写作班子,就毛田事迹写出了《可贵的革命干劲》一文,发表在《红旗》杂志。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还亲自撰写了《贵在鼓劲》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发表。文章既肯定毛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成绩,又鼓励毛田人民继续前进。从此毛田声名鹊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上世纪60年代前期,一直担任岳阳县委领导的毛致用,在岳阳地委副书记兼岳阳县委书记任上,推出毛田集体经济“要鼓实劲,不要鼓虚劲”的做法,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毛泽东在湖南视察时,曾两次肯定毛田经验。

  温暖记忆
  
  40天建成一座水库

  
  讲述人:原岳阳县毛田区八斗村党支部书记 刘东初
  
  1959年冬,区里决定要在界头村修建一座水库,一方面蓄水灌溉,一方面装机发电。
  
  区里发出号召后,那个劳动出工的场面是大兵团作战,一上劳力就是上千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吃在工地上,歇在工地上,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工地上真有蛮热闹。那个时候我小孩还只有一岁,我们两口子都上了工地,干活干到夜里十二点才休息。
  
  那个时候修水库没有机械,全靠人力,肩挑手提。那个时代的社员吃得苦,霸得蛮,轻伤不下火线。大队的一个社员肩膀顶住1000多斤的基脚石朝前推,石头棱角划破了皮肉,流了血都没擦一下。
  
  在凿掉水库堤里的高管模板时,我和大队社员刘贵章,只花三天时间,把一米多高、几十丈长,只能爬进一个人的高管模板全部凿掉。当时天寒地冻,由于高管一次只能进一人,我俩都只得把棉衣脱掉,穿单衣进去,冷得牙打噤,人平躺在冰冷的地面,一块一块模板地凿,高处一人凿不到的地方,我就半跪在地上,刘贵章骑在我肩上凿,模板凿下来后,再用绳子拉出去。当时区长童立凡看到后说:“任务完成后,一定给你们两人每人做一件棉衣。”
  
  经过40天奋战,一座坝高26.5米、总库容244.5万平方米的小(一)型水库建成。

  感悟力量
  
  不一样的毛田 一样的精神

  
  本报记者 屈新武 苏莉
  
  行走在毛田的乡间,如同在风景名胜区漫步,青山葱郁,波光潋滟。翻阅着手中毛田的历史资料,不禁让人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曾经穷山恶水的毛田吗?这还是那个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的毛田吗?
  
  然而,这就是毛田。恬静的湖光山色中,已经感受不到那股改天换地的豪情。但“毛田精神”却在默默无声中继续延伸,那就是他们无私奉献的情怀。碧波万顷的铁山水库,淹没着毛田人民历尽艰辛得来的数万亩耕地农田和家园故土,见证了30年前毛田人为了大局作出的巨大牺牲。今天,为了百万民众的饮水安全,毛田人又放弃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机会,停掉企业矿山,关闭猪场渔场,保护住了一湖净水,以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百万亩农田的旱涝保收,让洁净的山泉流进了千家万户。
  
  习近平同志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东西。放弃是一种痛苦,但更是一种智慧,它需要勇气,更需要胸怀。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今天,毛田人将“毛田精神”注入了新时期的元素,让人感慨,让人敬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