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接产业才有出路——湖南职业教育发展启示录之一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姚学文 编辑:王娉娉 2014-09-11 08:39:1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近几年,我省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毕业生就业状况又如何?9月初,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省会主流媒体,深入部分地区、学校采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启示录”,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原名醴陵市职业中专,这几年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9月4日,记者走进这所占地230余亩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性学校。校园内一派现代气息,教学楼、实训室、足球场等各类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运动场上,学生们在挥汗如雨。实训室内,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在各种形状的瓷胎上绘画。

  校长郭米红介绍,目前学校各类资产总值已突破430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4100多人,每年招生2000多人,教师200多人。可是,2008年以前,学校各类资产总值不到300万元,在校生不到700人,每年招生仅300人左右,教师仅几十人。校园陈旧、破烂,学生不愿意来,教师人心思动。

  学校巨变的动力是什么?郭米红说,关键是办学理念的转变。

  和全国绝大多数职业学校一样,该校以前缺乏办学特色,开设的专业都是雷同专业,比如会计、电子、电器、计算机等。

  “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沿海企业的生产线。”校长助理孙建军感触颇深,“过去,往往只能对学生简单培训,再送出去,几乎与农民工没有多少区别。对学生哪里有吸引力呢?”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仅10%左右,90%的学生去了沿海。

  2010年,学校调整领导班子。新班子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船驶向何方”。

  调研中发现,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名城和花炮之都的醴陵市,陶瓷和烟花两大产业产值占了全市工业产值的70%,拥有1000余家陶瓷和花炮企业、近30万从业人员。但从业人员中,具有初中级技能证的人员不到6000人,而产业发展每年又需新增4000以上的初中级技术人员。

  办学为何不对接当地的陶瓷、烟花产业呢?为何不为本地企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观念一转,思路清。“依靠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服务当地经济”的办学新思路逐步明晰。

  他们马上找到中国最大的陶瓷企业之一——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希望能与企业合作办学,开设陶瓷工艺专业,得到“华联”响应。按照双方约定,“华联”负责派专业教师授课,并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毕业后由“华联”优先录用。

  当年,学校便启动该专业招生,社会反响强烈,招了两个班,100多人,后来逐年增加。该专业已经成为学校主导专业,今年拥有在校生1700多人,并分了“成型、烧制、彩绘”等3个方向。

  学校对专业进行调整,由原来的18个专业调整为12个,开设了烟花生产与管理等专业,撤销文秘、电子电器等一些没有特色的专业。

  目前,该校的陶瓷工艺、烟花生产与管理均成为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示范特色专业,陶瓷工艺专业群成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群。

  “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已超过80家。”郭米红说。

  “办学理念的转变,挽救了学校,也找到了职业教育前进的方向。”醴陵市副市长李忆湘颇有感触地说。

  不光是醴陵市,宁乡县和邵东县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同样诠释了“思路决定出路”这一道理。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宁乡职业中专学校,由一所地处偏远乡镇的普高转化而来。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落后,办学没有特色,学校越来越艰难。本世纪初,学校每年只能招收两三百学生。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也不愿意教。勉强混两年后,90%以上的学生被送往沿海打工。

  2009年,宁乡县委、县政府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投资2亿多元,将该校整体搬迁到“寸土寸金”的金洲新区。学校规划面积400多亩,一期工程达200多亩。2009年6月动工,第二年便搬迁到位。

  走进设计新颖、规划合理、设施设备一流的宁乡职业中专学校,感受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气息。令人惊叹的,除了校园内气势恢宏的各类建设和设施设备外,还有校园外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学校周围有国家级的宁乡经济开发区,还有金洲新区等几个经济园区,有200多家大中小企业。”校长贺建辉兴奋地说,“我们及时调整了办学理念,专业、课程都积极与企业进行对接,重点建设机械加工、汽车制造与检修、电子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培养当地经济需要的技能人才。”

  转变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如今,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4000人。年培训能力达到8000人。学生本地就业率达到90.7%。

  邵东职业中专学校,原来主要面向农业、农村以及沿海企业,开设农村家庭经济、种植养殖、工艺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办学也是每况愈下。2010年,学校针对邵东县皮具等产业发达,仅皮具箱包企业就有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8万多,年产值近50亿元等县域实际,积极调整办学方向,开设皮具、服装等专业,并成功申办湖南皮具职业教育集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