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二维码支付热重启? 安全问题绕不过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平 编辑:杨洁 2014-09-11 10:25:49
时刻新闻
—分享—

  有消息称,央行或将在本月重启二维码支付。

  动态

  有消息称,央行或将在本月重启二维码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及银行正在紧锣密鼓地暗中布局。

  安全

  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从外观上无法辨别,一旦扫了“藏毒”二维码,会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刷等。

  提醒

  消费者在“扫一扫”之前,应提高警惕,先核实二维码的来源。

  随着微信中新增“转账给朋友”和“面对面收钱”等功能,一度沉寂的二维码支付近日又活跃起来。在长沙的一些便利店和甜品店门口,还贴着用二维码支付享优惠的广告。有消息称,央行或将在9月重启二维码支付,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及银行也在暗中布局。

  如今,黑白相间、形似迷宫的二维码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二维码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的一个重要通道。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二维码传播手机病毒和不良信息,甚至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二维码支付安全问题犹存,而用户也在二维码支付的便捷和安全中做着取舍。

  体验 二维码小额支付更快捷

  9月1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长沙市开福区的一家千惠超市购物,在结账柜台上发现了一张小广告,上面写着“用支付宝钱包支付享9折优惠”。

  记者选择了支付宝钱包支付,收银员用扫描器先后在商品及记者出示的支付宝钱包的“付款码”扫了一下,随后支付宝钱包从绑定的银行卡上完成扣款,交易过程仅用了8秒钟。

  从个人的体验来看,用支付宝钱包付款不仅速度快了,而且整个支付过程更轻松。

  据该超市的收银员介绍,该店使用支付宝钱包二维码小额支付功能的顾客平均每天有50人左右。

  “挺方便的,尤其是买个小东西钱又不多,扫一下就解决了,不用找零钱。”家住开福区凯乐国际城的市民刘女士说,至于安全问题,她认为只要是正规的支付平台,小额支付一般不会有问题。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存疑,“我用过一次支付宝付款,整个过程只要输入客户端的手势密码或数字密码即可,觉得安全性不够,不想为了图方便而带来麻烦。”

  市场 第三方支付、银行争相布局

  支付宝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二维码支付动作频频;腾讯在二维码支付业务上的改进与拓展同样不遗余力。在日前发布的新版微信中,就新增了扫二维码“转账给朋友”和“面对面收钱”功能,这被外界普遍认为微信的二维码支付已实质性启动。

  其实,除了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这两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在二维码支付这块业务上领先一步外,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及企业更是努力追赶。

  长沙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直言:“国内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已经或正在制定电子银行业务的全新战略,其中手机移动银行是重中之重。大家都在布局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等一系列新型业务。”

  记者下载并安装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多家银行在APP里嵌入了二维码功能,有的二维码可以在部分领域使用,比如缴话费、系统内转账等,有的还没有使用,某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长沙分行甚至开始通过微信银行二维码支付卖起了理财产品。

  尽管各家金融机构及企业在动作上都一直是紧锣密鼓的节奏,但是,大家都不愿意说什么。记者致电支付宝表示想就“二维码支付业务”进行采访时,该公司相关人士回复:目前没有什么新进展,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而在记者致电银行时,这些银行也都一致表现得很低调。

  质疑

  二维码支付安全问题绕不过

  从支付宝和微信二维码支付重启前后的技术模式对比来看,双方确实在安全性等环节上做了一定修复。主动模式变被动模式是最大的改变。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钱包付款的具体流程只有三步:收银员扫描商品、顾客打开支付宝钱包界面右上角付款码、收银员扫描付款码,随即支付完成。而这种快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毒植入的时间。

  “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安全性都是相对而言的。即使是银行卡到现在也都始终存在被盗刷的风险,因此技术层面的问题始终需要不断改进。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二维码支付相较于传统支付更便捷、更灵活的方式必然是发展的趋势。”通联支付湖南分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指出。

  湖南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通过银行支付,整个市场的资金流向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得到及时的反映。但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二维码支付手段,资金流向就不那么清晰,不便于监管层对资金动向的监管。另一方面,毕竟二维码支付技术也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技术本身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确实是监管层需要考虑的。”

  演示

  病毒二维码如何骗人

  病毒二维码到底是怎么骗人的呢?据业内一位专业技术人士介绍说,其原理和通过短信发木马链接给受害者差不多。

  为了还原过程,该技术员做了一个演示:从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码,将病毒链接地址压缩成二维码,并伪装成淘宝卖家的商家优惠券或类似“手电筒”的应用软件。用手机“扫一扫”下载“手电筒”软件后,手机屏幕并没有显示病毒下载到手机中,而手机机主的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全部可从后台看到。如果再用短信验证的方式篡改对方支付的密码,即可将账户内的资金转走。

  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外观上无法辨别,用户一旦扫了“藏毒”二维码,就会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刷等。

  提醒

  核实二维码来源

  上述技术人士建议,在“扫一扫”之前,手机用户应提高警惕,先核实二维码的来源,要选择正规企业、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同时,用户需要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更新。

  支付专家也建议,一些特殊行业使用二维码时,应该优先使用自主的、带有密码的二维码体系,设置加密、解密的工具。■记者 蔡平 实习生 戴丹梅

  记者手记

  金融创新

  应以安全为前提

  正如现实所呈现的,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等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毕竟这些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显然,在3月央行一纸公文暂停二维码支付之后,各家金融机构及企业都在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上做出相对的努力与创新。

  不过,正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副会长蔡洪波所强调,如果在创新的背后,不能对风险做出合理的防范,这种带有缺陷的创新最终损害的还是行业和消费者权益。如果说创新有边界,那么风险与合规就是底线和边界,超过这个边界,即使用户体验和市场反应再好,也要下架。

  不可否认,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技术问题始终处于研究中,尚未有成型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仍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只有解决了从二维码生成,到扫码确认、支付的整个过程的安全问题,保证资金安全、流向可控,消费者才能真正受益。

  因此,二维码支付安全性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等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可以预计,二维码支付乃至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以安全保障为前提的良性、充分的竞争则是市场发展所必须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