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壶瓶山里“绿巨人”一双脚趟出来的爱心邮路

来源:红网 作者:黄刚 编辑:王津 2014-10-31 11:05:04
时刻新闻
—分享—

早上,正在收拾邮件的杜登文师傅准备出发,开始为期三天的深山邮路。

崎岖山路,杜师傅已经走了14年。

今天有时间,杜师傅在养老院打了个盹,与这里的老人拉拉家常,谈谈心。

经常行走于山林,对于那些蘑菇或者野果,康心勇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红网常德站10月31日讯(分站记者 黄刚)10月下旬的壶瓶山镇四面环山,绿水流淌而过,这里的气温比周边乡镇要更低些。在这有“湖南屋脊”之称的壶瓶山深处,活动着一群身穿绿色衣服的“大众情人”。正是他们的坚守,让大山深处的村民“走”了出来。让山外的声音进入了他们的世界。

  连绵的壶瓶山脉,至今仍保留着常德地区唯一的一支步班邮路。山区的邮路道路崎岖,台阶绵延,九曲十八弯,周边住户达10000余户,50000余人。路不能走,自己用双脚趟出一条路来,河不能过,自己搭起吊桥扶着栏杆过河,山不能下,自己架上天梯,垂直而下,只为了那一封封家书。“绿巨人”用自己的一双脚坚持着走完最后的一公里。

  徒步60公里只为一封邮件,它到了,我才会安心。

  石门县邮政局壶瓶山支局服务区域1113平凡公里,服务人口5万多人,邮路全长1165公里,一共分为七个段,其中步班邮路7条,总长度319公里,1个乡邮员负责一个或者几个段,一个星期才能跑完。

  康心勇,是壶瓶山邮局年龄最小的一位乡邮员了,今年29岁的他已经有了6年的工作经验。他负责东山峰段,全路段有140公里,车行只能走80公里,剩余的60公里全部需要康师傅一步一步走完。“干我们这一行,就是要把村民的包裹、信件早一点安全送到。”平时话语不多的他有点害羞。

  为了能够体验一下深山邮路,记者跟随邮路一起出发。早上五点钟从壶瓶山镇上出发,沿着盘旋的山路一路颠簸一路行,由于大山深处气温比较低,“山里冷必须要带上这些装备。”康心勇的所有装备就是一顶厚实的头盔,一副厚手套,一件厚棉袄以及一件厚毯子。

  今天要给最远处的孙材民送一封信件,车行南山二片,康师傅只能将摩托车停在一户居民家中。“我的摩托车就放在这里,跟自己家里一样。”随后,康师傅整理好了所有邮件,开始了这一次的大山步行之旅。

  这条邮路,康心勇已经走了不下千次,由于个子矮小,每次上山,他都会选择一根结实点的棍子,作为自己一路上的伴侣。“今晚上要在一户居民家借宿了,明天下午才能将信件送到。”

  在问到是否可以将信件寄放在村支书家里的时候,康心勇想了一下说,“如果村民忘记拿了,或者村支书忘记告诉村民,那就好耽误别人的事情,这样不好。它到了,我才会安心。”

  孤单邮路,累了坐会儿,渴了喝几口溪水,吼上几嗓子,继续上路。

  整个壶瓶山邮政支局步班邮路上最为险峻一处邮路当属水桶寨天梯邮路了。邮递员为了能够下到悬崖下方的5个村庄,只能通过天梯,一步步缓慢地爬行。

  “水桶寨天梯”位于悬岩峭壁上,是一截连接着一山与另一山的木梯子,木制的梯子已经开始腐朽,全长23步,垂直向下,再加上两侧全是悬崖峭壁,令人心惊胆战,稍有不慎就有跌下山崖的危险,杜师傅正是这条邮路的负责人。

  “第一次过天梯,心里怕得要命,还好有两个村民看着,我在中间,他们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我才克服心里恐惧慢慢地挪了过去。”杜师傅回忆起开始几次过天梯的情景。

  杜登文告诉记者,天梯上有5个村,住着近百户人家,他们无法得知外面的世界,只能等着我带来的外界信息、生活用品,而这条天梯路则是最近的道路。

  说起路途最辛苦的事情,杜师傅一口否决了天梯,行走悬崖峭壁等说法。“主要是孤单,有时候整条路几个小时看不到人影,憋得慌。”

  “闷的时候,就自己唱支山歌给自己解解闷,逗逗树林子里的鸟,累了席地坐会儿,渴了喝几口溪水,吼上几嗓子。想想前面还有村民等着自己的包裹,又有力气了,背上包裹信件,继续上路。”

  坚持14载,多了一群干儿女,多了一些牵挂,更多了一些唠叨。

  今天,在壶瓶山中心小学读书的于霜林很开心,因为她的干爸爸杜登文今天会来学校看她。早早的,杜登文就去集镇上买了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以及一支铅笔,“她的书包早就坏了,承诺了如果她考试考得好话,就会作为奖励,我欠她的东西。”杜师傅说着笑了笑。

  谈起与小于的相识,杜师傅还记得当时见到于霜林时候的样子,那是在2013年,他去官查村送邮件的过程中路过得知,她的爸爸有精神病,妈妈离家出走,奶奶腿脚不便,全家只是靠着已经80高龄的爷爷生活。

  “她太可怜了,需要帮助,于是我现在就一个人先资助她读完小学,让她以后能够走出大山。”

  于霜林只是他的一个干女儿,14年以来,他与这片地儿的乡亲们熟稔起来,一路上,与他热情打招呼的乡亲比比皆是,每走到一户村民家里,不管有没有邮件,乡亲们都会扯着他坐一坐,拉一拉家常。哪里有困难,只要他能够帮上忙,总是忍不住帮上一把。“人熟了,帮一把应该的,何况还是我们这种职业要求的呢。”

  壶瓶山支局乡邮员们在下乡走访送邮件的过程中,都渐渐的将路途变成了爱心之旅。在这大山里,信息闭塞,电视、广播信号差,报刊和信件成为了我们了解外界最重要的渠道,乡邮员成了大山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桥梁。“他们还经常为我们捎带油、米、种子等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南北镇清官渡村村民万继党说。

  清官渡完小是一所傍山而建的学校。该学校总共只有120来人,对于该学校来说,最缺的不是学生,而是书籍。康师傅负责这条邮路,他成为了孩子们的希望。

  “每次孩子们看到我过来,就会问我是不是又给他们送书来了,我一回答是,他们就手舞足蹈地欢呼起来。”康心勇有些得意的说到。据清官渡完小校长田启坤介绍,学校离卖书的地方很远,正是有了康师傅和邮政局的爱心之路,学校才建起了爱心书屋,目前学校藏书近200册,能基本满足孩子们课外阅读的需求。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书看,去年上半年,康师傅向壶瓶山邮政局的领导反映了学校情况,局里立即行动,在清官渡完小建起间爱心书屋。壶瓶山邮政支局支局长王海军还说,今年,他们还与30个儿童结对帮扶,让爱心之路传承下去。

  路会越走越宽,化作大山里的天使,坚守最后一公里。

  有时候,别人会问我值不值得,为几封信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今年43岁的张延庭总会耐心的跟别人说这样做值得,“村里都是老人,他们与外界就这点联系,我们是干这一行的,必须要坚守在这里的。”

  见过“大世面”的康心勇,年轻时候去过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但是,在几经周转之后,他回乡,当起了一名乡邮员。其实,开始还有点不自在,在同学面前总觉得没见过世面。但是现在我很自豪,干得很开心,“想想那些学校的孩子们,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真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在2009年准备退休的杜师傅,因为某个同事调离,缺少乡邮员,他又主动留了下来。他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乡邮员,对这一路老百姓早有了感情,舍不得。”杜师傅的妻子高汉珍偷偷地告诉记者:“我也曾经劝过老杜,让他和我一起种茶、种烟草,不用跋山涉水、担心害怕,收入比这要高,但他喜欢这份工作,丢不开,我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大山深处,1165公里邮路,一个邮政支局,5个汉子成为了连通外界的“信息路”、传递亲情的“幸福路”和服务群众的“惠民路”,正如常德市邮政分局办公室主任王为民所说的,他们将报刊、信函、汇款送到千家万户,送去了对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的拳拳爱心,一路艰辛,一路真情,叙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民心路,走完了最后一公里,成为了这条路上的爱心天使,让爱心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