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拍拍这美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摄影:彭梁心)
(蒙着眼睛玩抛刀绝技震惊全场 摄影:彭梁心)
(谁说女子不如男 摄影:彭梁心)
红网龙山11月27日讯(通讯员 彭梁心)11月26日,笔者在湖南省龙山县举行的中国武陵山区(湘西·龙山)三棒鼓擂台赛暨非遗保护节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县影剧院和县会议中心两处比赛现场看到,场内坐满了来自湖北省来凤县和湖南省龙山县的数千群众,两处比赛场地爆满。此次中国武陵山区(湘西·龙山)三棒鼓擂台赛暨龙山县非遗保护节是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湘西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龙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龙山县土家族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被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博物馆”。该日上午八点,来自中国武陵山区重庆市、湖北省和湖南省边区的的37支三棒鼓参赛队伍、湘鹗渝边区各县市嘉宾、龙山县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表演队伍、县直相关机关的各民族文化表演队伍身着土家族服饰,在龙山县新建路、长沙路等主要街道沿路为市民们表演毛古斯、摆手舞、狮子灯、摆手锣鼓、跳花灯、梯玛等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千人的表演队伍绵延近三里,让县城的数万观众享受到了一道丰盛的民族文化大餐。观众们聚在路边,拿起手机和相机拍下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为了让广大市民感受到龙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自25日晚始进行了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此次非遗保护节表演历时三晚。
自上世纪80年代始,龙山县的兴隆街乡就成立了三棒鼓协会,2001年12月,龙山县就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南省民间艺术(三棒鼓)之乡”,后龙山县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棒鼓之乡”。至今龙山三棒鼓艺人已发展到800多人,仅兴隆街乡三棒鼓队就达到22支,艺人近100人。龙山三棒鼓艺人们除在本地区演唱外,还经常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肖泽贵、宁国胜等一帮艺人曾将龙山的花鼓“打”到长沙、深圳、北京等地,还应邀参加了在泰国、朝鲜举行的民间艺术交流会。
流行于湘鄂渝边区的三棒鼓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土家山寨随处可见的一项集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于一体的文艺形式。表演时艺人边唱边敲锣鼓,节奏鲜明,演唱时多幽默诙谐之语,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皆可作为表演现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