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路从峭壁穿过 有了路青山就会变金山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怀立 编辑:杨洁 2015-01-25 11:37:36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周怀立

  “村里的水泥路通了,你和姐妹们春节抽空回家走一走、看一看吧。”

  1月24日,炎陵县龙渣瑶族乡龙凤村支书杨建雄打通了一个郴州的电话,还用微信发去一组新建成的公路的照片。

  “没想到家乡也有了水泥路,我们这些在外的龙凤人真高兴哦,我一定邀其他姐妹回来看看。”接电话的是小名“七妹”的曾志平,她多年前从龙凤村出去打工,如今在郴州经营酒店。

  杨建雄之所以要给这些远方的人报喜,是因为这条路来得太难了。这些天,他打了数十个电话,也接到了上百个祝贺电话。

  路啊路,路在何方

  龙渣瑶族乡是株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该乡龙凤村位于株洲市最南端的罗霄山脉深处,与郴州资兴、桂东接壤。全村168户658人散居在40平方公里范围内近100座大小山头间。多年来,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株洲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

  是什么导致了龙凤村的贫困?原因很简单,山高路远,又没有一条好路。

  1995年,村里人下决心修一条路。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路基勉强有了,可钱也花完了,而且付出了沉重代价:4辆拉水泥的车掉下悬崖,4个村民付出了生命,其中包括上面说到的“七妹”的父亲。

  路从峭壁中凿出,远望去似乎飘荡在山腰的一条线。这条路仅能容一辆拖拉机小心通过,急弯多、陡坡多、崎岖不平。近20年来,村民就靠这条路进出大山。直到2014年4月,株洲市委党建帮扶暨扶贫攻坚队来了,情况开始发生改变。

  帮扶,从修路破题

  帮扶队由株洲市委一位领导带队,队员来自市委宣传部、株洲日报社、市农业局等7家后盾单位。

  队员进龙凤村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大山的“威严”。他们通过那条峭壁上的道路时,上下都是万丈悬崖,摇晃的小车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胆小的队员只好闭上眼睛。

  “没路,一切无从谈起。”帮扶队进村,路成为村民反映的最集中、最紧迫的问题。帮扶,就从修路破题。

  帮扶队调研得知,村里共有10余公里烂路急需修缮。一盘算,所需资金近300万元。是分3年逐步修,还是一年全部完成?大家难免踌躇起来。

  “反正要修,迟修不如早修!”帮扶队负责人咬牙拍板。各帮扶后盾单位积极响应,300多万元资金很快筹措到位。

  钱有了,没想到请施工队成了难题。2014年夏天,有3个施工队到现场看后,都摇头走了。直到9月,帮扶队才找来一个擅长山区作业的施工队。可开工不久,一个拉水泥的拖拉机手来了一趟后,不肯再来了。他说:“车一到这里,腿肚子都发软。”

  壁陡,路窄,只能用三轮车运水泥浆,开着进去,卸车后再退着出来,犹如走钢丝般惊险。在工程最艰难的日子里,帮扶队员每天上工地,一边监工,一边协调。

  一些村民也天天去工地。开始以为他们是去“看热闹”,后来一个村民才道出缘由:“我们是村里派来监督工程质量的。这条路太重要了,大家有些不放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村民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急切。2014年12月31日,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天,村里10.7公里骨干路全部铺上了水泥。

  有了路,青山就会变金山

  还在修路时,帮扶队就开始描绘村里的致富蓝图了。

  市农业局帮扶队员请来专家,连续举办3期培训,教村民种蔬菜、黄桃、茶叶。

  帮扶队员还请来专家检测,龙凤村气候条件优越,水质无污染,土壤呈微酸性,种茶叶有优势。于是从台湾引进茶叶新品种“台茶12号”,组织村民种茶叶417亩。如今,这批新茶已长到半米高。同时,村里注册成立了一家茶叶公司,规划建设茶叶加工厂,可年加工茶叶上万斤,带动周边近300家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村上还种了300多亩黄桃。路通后,村里的杉木、竹子、竹笋、金银花等特色产品也将走出大山。

  “有了路就不怕。我造了420亩林,长势蛮好,青山就要变成金山了。”年过七旬的村民曾辛林信心十足。

  “我们的规划是实施‘千千万工程’,即种千亩蔬菜、千亩茶园、万亩林木。”村支书杨建雄对未来雄心勃勃。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