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何光岳在他的藏书室。他嗜书如命,个人藏书16万册。图/记者刘艳
红网长沙1月31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徐海瑞)主人走了,林荫之下的“光岳藏书楼”披起挽联。一拨又一拨的亲朋、学生悲戚而来,在这栋满是琉璃绿瓦、朱廊红柱的建筑内,追思悼念。
1月29日9时10分,何光岳因病在长沙逝世。何光岳是著名的中华民族源流史学家,累计出版著作3900余万字,以一人之力创办新中国第一个5层仿古藏书楼,至今藏书近16万册。如今,偌大的藏书楼内,再也见不到这位埋头苦读的老者。
说起何光岳,青年学者黄守愚的印象是,“何老尽管年近八旬,但目光炯炯,讲起史学头头是道。”2002年,黄守愚便与何光岳相识。在他看来,“何老的史学研究,特别是姓氏源流研究,堪称学界示范。”
何光岳次女何小宏介绍,父亲生前极好读书,只要有时间,他总是捧着书埋头苦读,而且习惯做读书笔记。“2014年下半年之前,他一直坚持读书写文章,直到身体实在坚持不住了。”何小宏说,按照父亲生前的统计,他已经出版的学术著作近百部,累计3900余万字,待出版的作品还有2100万字。
“有人说做学问的人都很古板,但何老不是,他个性十足。”黄守愚说,何光岳“个性张扬、执拗、霸蛮”,“对于自己研究的学问,总是充满信仰”。黄守愚补充说,何光岳个性如此鲜明,与他读书治学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何老就说他一天能读10本书,成文6000字,这自然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如黄守愚所说,嗜书如命——这使何光岳在学问之外广为人知。他为自己的藏书楼取名“光岳藏书楼”。这是一栋上下5层、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楼内收藏着近16万册藏书,其中家谱5万册,数量堪比图书馆。
何小宏告诉记者,光岳藏书楼由父亲亲手设计,耗资280万元,全部来自他的稿费和讲课收入。“在父亲眼里,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何小宏说,由于突然心脏衰竭,父亲还没来得及留下遗嘱,交代家人如何处理这批“宝贝”便去世了。“这些书将由我母亲全权处理,至于将来放到哪、如何利用,我们还没有具体的打算。”何小宏说。
今天10点半,何光岳追悼仪式将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何小宏说,“父亲生前爱热闹,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家人商量后决定办个追悼会。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都可来送他最后一程。”
[其人其事] 嗜书如命,个人藏书16万册
何光岳,岳阳县人,生前先后担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中国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等。
何光岳是著名的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专家,长期从事远古历史和炎黄文化的研究,在中华民族源流史、中国姓氏源流史、炎黄历史文化等专业研究方面具有专长和突出成就,填补了中国学术的空白,其个人藏书近16万册,曾被评为“湖南省十大藏书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