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n.rednet.cn/images/qr-shike1.png)
全国首家糕文化主题博物馆—湖南糕文化馆外景。
市民在湖南糕文化馆参观。解巾英 摄
小朋友们在湖南糕文化馆体验米糕的做法。
湖南糕文化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大泽湖街道东马社区。
红网望城站记者 解巾英
提及博物馆,相信人们脑海中实在无法将其与米糕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有着悠久厚重文化的湖南长沙,却坐落着一处令人眼界大开的糕文化博物馆。
湖南糕文化馆又称湖南糕饼博物馆,是全国首家糕文化主题博物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大泽湖街道东马社区。博物馆集文化、民俗、体验为一体,分为水稻溯源、糕艺传承、湖湘节庆、礼糕名家四个展厅,从我国糕点制造的起源,到后人不断加工改良的各式糕点;从传统糕点制作工艺的传承,到当今糕点制作方法的发展;从糕点最早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到赋予糕点更多人文精神的内涵,湖南糕文化馆里都有介绍。
过年的年糕、祝寿的寿糕、婚嫁的喜糕、节节高升的芝麻糕、鸿运当头的红枣糕、富贵团圆的桂圆糕、金玉满堂的金桔糕……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使“糕”成为幸福与希望的吉祥符号,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了甜蜜与寄托。糕,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通过参观糕文化馆,可以了解到,米糕早期是作为祭祀贡品出现在先秦时期,历经千年的发展,米糕已经成为喜庆场合必备的佳品,并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美好的含义,也衍生出了众多的品类,尤其在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的稻产王国湖南,米糕不仅是果腹的美食,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出门求学带一块米糕,友人来访尝一口米糕,婚嫁祝寿送一份米糕,每逢佳节亲友团聚,米糕都必不可少,一块米糕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一方文化,一方历史的传承。
湖南糕文化馆负责人刘丹丹介绍,“我们建糕饼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为了继承与发扬米糕这种传统工艺,透过米糕来延伸其背后的历史意义。现在有些年轻人,尤其是小孩子,对以前的民俗不太了解,通过到博物馆来参观、体验,将加深对孝文化、传统婚嫁文化等方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