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建议,在醴陵设立陶瓷自由贸易区,做大整个陶瓷产业,同时建立花炮散小企业退出补偿机制,鼓励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
陶瓷产业:设立陶瓷自由贸易区
醴陵陶瓷产业是湖南省十大标志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全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
其中,醴陵市陶瓷产业实现产值近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陶瓷产业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陶瓷企业有665家(其中规模以上达219家),涵盖了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工程陶瓷、陶瓷新材料等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日用瓷的产量占到湖南省陶瓷总产量的95%,占全国的14.3%,占世界日用瓷产量的10.8%,列全国第三位;电瓷的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98%,占全国的43.3%。
黄小玲介绍,醴陵是国内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主要出口的陶瓷产品有日用瓷、电瓷以及艺术瓷,畅销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和南美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醴陵现有自营进出口陶瓷企业139家,陶瓷出口量连年攀升,根据2013年出口统计数据,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9.2亿美元,其中陶瓷出口总额7.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率的78.3%。
醴陵陶瓷产品在受到国际市场青睐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是当前国际市场整体疲软的影响,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当前醴陵出口的陶瓷、花炮等商品的物流、仓储成本和风险在不断增加,企业在深圳、上海等港口的仓库管理运营成本过高,而且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的成本和风险也在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出口企业的发展;三是出口企业的通关申报、出口退税等手续办理周期过长,平均在一个月左右,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黄小玲认为,在醴陵设立陶瓷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可以进一步拉近醴陵陶瓷产业与全世界的距离,促进资本、技术、人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各地产业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可以促进醴陵陶瓷产业与景德镇、佛山、德化、北流等陶瓷主产区的经济交流合作,从而促进我国整个陶瓷产业的提质升级。
花炮产业:建立散小企业退出补偿机制
因为“中国瓷都”的名气太大,掩盖了醴陵另一个产业,那就是烟花爆竹产业。
我国是世界烟花爆竹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集中在湘赣交界处的湖南浏阳、醴陵,与江西上栗、万载总共四个县市,被称为中国花炮生产的“金三角”地区,而醴陵花炮生产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花炮之都”。
目前,醴陵市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94家,经营企业85家,焰火燃放企业9家。其中烟花生产企业83家,烟花及爆竹生产企业48家,爆竹生产企业220家。2014年,醴陵市花炮产业年产值达175亿元,完成税收2亿元,从业人员达20万。
近年来,花炮产业安全生产问题引起高度重视。2014年3月,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2014年全省控制数量为1955家,2015年全省控制数量为1750家”的目标。醴陵市花炮产业坚持“扶优扶强、退乱退弱、并小并散”,加速兼并重组、改造升级,确保花炮企业数量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减至300家以下。
但是,由于关停企业数量较多,关停难度较大,影响较大。因此,黄小玲建议建立花炮产业企业退出补偿机制,鼓励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参照小煤矿、造纸等行业的退出机制,坚持依法关闭与适当奖补相结合、关闭与改造升级相结合、直接关闭与整合关闭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生产能力、职工人数、地区差异状况等因素,遵循“突出重点、公开透明、严格管理、确保实效”的原则,建立花炮散小企业退出补偿机制。
二是制定花炮企业退出机制或相关指导性意见,由国、省、市、县出台专门政策及安排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对关闭转型企业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