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洪江“小农水”引水润民心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洪江市分站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周洁 2015-04-16 10:30:4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洪江站4月16日讯(分站记者 刘辉霞 李林 通讯员 黄小艳)阳春四月,走进湖南省洪江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区沙湾乡、红岩乡,只见一条条新建的渠道,蜿蜒田间;一座座加固的山塘,碧波荡漾……近年来,该市把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创新投入管理机制,打破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使“小农水”像甘露一样,滋润着灌区的每一寸土地,浸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

  争项目 补“短板”

  近年来,随着骨干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以及大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的推进,洪江市农田水利整体基础不断夯实。然而,以渠道、塘坝、泵站等“五小工程”为主的“小农水”建设还相对滞后,成为该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短板”。如何打通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成为摆在该市面前的现实问题。

  “地方财政实力有限,必须要尽力争取国家项目的扶持。”为此,该市抢抓国家建设小农水工程的重大机遇,积极请示汇报,努力向上争取水利建设项目,终于在2013 年挤进了“全国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的笼子。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3600 万元,将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856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713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5 万吨。自此,该市小农水建设停滞不前的僵局得以打破。

  结合国家专项资金,洪江市配套900 万元,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强抓资金投入、强抓绩效管理”的建设思路,吹响了小农水建设攻坚战的号角。

  大干快上,为了抢抓机遇,不误农时,该市掀起了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潮。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兴修水库、渠道、塘坝、泵站……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短短2 年,该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总投资3267.4 万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00 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58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62万亩,受益人口达4.66 万人,农田水利建设真正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

  改变,看得见。工程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村民周宏炳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一到灌田的时候,没有水,无法灌田,也不能耕种,心里那是一个急啊,愁得不得了。现在有了小农水,灌溉省工、省力更省钱,解决大难题了!”

  强管护 长受益

  “三分建,七分管”,这是建设和维护好“小农水”工程的内在规律。

  为了实现“建得好、管得住、长受益”的目标,该市积极探索小农水管理方式,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以项目区受益群众管理为主,切实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小农水”工程建在什么位置、工程谁来承建、质量如何保证、建后如何管护、资金如何筹集、投工投劳如何分配等事务,都要在群众大会上讨论,通过“一事一议”由群众自己作主。

  同时,该市引导项目区内群众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建成的工程、设施、设备的产权移交给各用水户协会具体负责管护,做到“建管并重、一建即管”。

  “小农水工程项目建设,给我们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了明显的改变,水稻灌溉再也不用愁了。”洪江市红岩乡菊花村支书龙林恒说,“以前每到春夏用水高峰季节,我们村组干部天天忙着调解争水纠纷;现在用水办法由协会自己定,如何维修由受益农户民主讨论,邻里关系融洽多了。”

  目前,洪江市已经建立了21 个农民用水协会,将建成的工程项目交付各用水协会管理,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效益得到长久发挥。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实施,弥补了我市农田水利相对落后的'短板',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希望和活力。”分管农业工作的洪江市副市长蒋辅华说,“我市将继续打好2015 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收官之战,推动新洪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