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远方的家”推介湘潭县石鼓伞 返乡农民将之推向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廖英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熊璨 2015-05-23 20:17:3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站5月23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廖英)央视纪录片《“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中,第49集《人杰地灵说湘潭》报道了湘潭县石鼓镇油纸伞制作技艺和传承的故事。湘潭优秀创业者朱小平成了这一集的讲述者之一。
  
  5月19日上午,我们见到了朱小平,听他讲述这辈子和伞的故事。
  
  与伞的渊源
  
  朱小平出生在1967年,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家里人都做伞。砍竹、刮青、劈伞骨、制伞柄、制伞轱辘、贴伞面、熬油上油……一天到晚很热闹。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传统的制伞业开始走向消亡,石鼓一带的油纸伞铺相继关门。到了1992年,朱小平与很多同龄人一样,也搭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那些年,他一直在外打工、漂泊,但不管走到哪里,做伞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心结。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南京看到观赏伞很受欢迎,制伞工艺也很简单,我就想,为什么不尝试自己生产呢?”从那以后,朱小平就动了回家乡做伞的念头。
  
  回家乡做伞
  
  “家乡老老少少都会做伞,不愁劳动力,竹子等原材料也充足,我又有这门技术,不如回家乡专心做伞吧。”朱小平说,2004年,在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他回到家乡石鼓镇,开了一家小伞厂,加工观赏工艺伞。
  
  开始朱小平只是做伞的零售,他带着一个伙计,在亲朋好友中、农村集市里、南岳景区旁,几把、十几把卖自己加工的伞。2004年底,朱小平和两位加工伞的朋友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去,想多找点业务。
  
  离开石鼓镇前夜,朱小平带了两把自家做的工艺伞。到了义乌后,朱小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跑了几个店面进行推销,没想到有家店看中了。这家店是做外贸的,一开口就要三四千把,并问朱小平:“这么大的量你能加工出来吗?”
  
  那一刻,朱小平感到既幸运又紧张。他盘算着:家里库存的伞也就2000把,还有2000把要赶紧做出来。一把伞的成本要10元左右,这笔生意光启动资金就要几万元,可自己没这个钱。虽然没太大把握,但朱小平还是咬咬牙,签下了这笔单。
  
  回到家乡后,朱小平开始到处借钱。借到几万元后,他请了20个人做伞,没日没夜进行加工,终于在规定的日期里把这批货加工出来,发到了义乌。
  
  第一笔外贸生意做得很漂亮,外贸经销商对朱小平竖起大拇指,对他很认同,由此结下了长久的生意伙伴关系。
  
  把伞销往世界各地
  
  由于朱小平讲信誉,加工出来的工艺伞质量过关、颜色鲜艳,他的生意越做越顺。家乡丰富的竹木资源,富足的劳动力,让朱小平对伞业加工的前景充满信心。
  
  为做大做强企业,朱小平多次参加免费创业培训,并得到市人社局提供的贴息贷款10万元,帮助他度过资金周转不灵时的窘迫。从2013年开始,市人社局每年奖励他4万元,表彰他在“创业带动就业”上的示范作用。
  
  这些支持和帮助,让朱小平如鱼得水,他的伞生意也越做越大。现在他的工厂每年有20—30万把的销售量,解决当地近70名农民就业,每年为石鼓镇带来上千万的外汇收入。朱小平还投资800多万元,在家乡石鼓镇建起约700平方米的厂房。
  
  朱小平做生意讲究诚信,尤其注重伞的质量。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都会亲自对制伞的每一道工序、每一样工艺,进行严格把关,每天都要忙到晚上7点。这种对产品质量孜孜不倦地追求,令他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一直稳步上升。2015年的农历正月间,朱小平的伞厂又发了200件共20000万把伞到义乌,而义乌的伞店又将这一把把石鼓产的伞销往了世界各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