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转换增长动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秦慧英 孙振华 编辑:王娉娉 2015-06-15 09:41:45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29日,上海市外滩。

  5月26日,上海市杭州湾北部的洋山港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14平方公里,2005年12月10日启用,是全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5月26日,“奔向长江”采访组来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采访。图为采访组成员在海关入口处合影。

  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湖南日报记者 秦慧英 孙振华

  初夏, 湖南日报“奔向长江”采访组来到上海。

  外滩,车水马龙;南京路,流光溢彩;黄浦江,百舸争流……

  繁华依旧。而一股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澎湃涌动: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开放开发迈开新步,创新创业势头正劲,“东方明珠”活力迸发。高擎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大旗,上海新时期精彩表现,令人瞩目。

  由“轻”而“重”,由“重”而“新”——

  转型升级,探寻发展新路径

  今年一季度,上海GDP增长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这一不太“好听”的速度,上海人并未惊慌失措。

  其底气,来自于“6.6%”背后的实力: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就业岗位17.57万个,登记失业人数同比减少0.76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5元,同比增长8.2%。

  其底气,来自于“6.6%”背后的活力:尽管二产业只增长1.6%,增速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但三产业增长9.8%,占全市GDP比重67%,其中金融业的贡献率达58.7%。全市产业结构已告别对二产业的倚重,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和跨越二三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上海产业结构的蝶变,绝非一日之功。

  曾几何时,“上海”牌手表、“永久”“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等轻工产品,都是全国不少家庭的“最爱”;作为一种民族品牌的符号象征,已在几代人心中烙下抹不掉的记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业经历了由“轻”到“重”的辉煌转型。钢铁、汽车、石化、电气、造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一大批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宝钢、上汽、上海电气、上海石化、江南造船、振华港机等,成为全国相关行业的领军企业。重化工业,撑起上海经济的大厦。

  进入新世纪,随着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约束加剧,上海工业发展成本不断攀升;特别是全国性的产能过剩,一样困扰着上海企业。工业利润下滑,工业增加值增速落后GDP增速。显然,依靠重化工业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从转型中突围,一场由“重”而“新”的变革,在上海拉开大幕。

  今年5月,上海大众长沙基地一期年产能30万辆汽车项目竣工;今年1月,上海通用武汉基地一期年产能24万辆汽车项目竣工。目前,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正在全国“排兵布阵”,而位于上海安亭、金桥的生产基地,主要转型研发生产高端产品和新能源汽车。

  除汽车外,上海的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都纷将将产能向外转移。宝钢1000万吨产能的广东湛江生产基地,正紧锣密鼓建设。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斥资20亿元,在江苏大丰建立上海纺织产业园区,上海基地重点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的“头脑纺织”。

  总部经济引发扎推效应。至2014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490家。月税收过亿元的“月亿楼”比比皆是。

  “新”除了产业布局,也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北斗导航、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海工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更令人注目。如装备制造领域,总集成、总承包快速发展,服务半径不断扩大,“产品服务”、“资本产品服务”等创新模式相继涌现。一季度,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GDP贡献创历史新高。

  “过去是将落后的产能转移出去,现在是容纳不下了才转移出去。”在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程建新处长看来,耕耘微笑曲线两端,做大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提升整体经济质量的高明之举。

  自贸区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至120.72平方公里——

  开放开发,激发经济新活力

  5月26日,记者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杭州湾北部的洋山港保税区。入口,“上海自由贸易区”几个大字,在阳光下十分醒目。

  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集装箱的卡车,正排队过关。自动比对、自动判别、自动验放,卡车通过“区港直通道”检查只需3秒钟。

  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挂牌伊始,便瞄准投资、贸易、金融、监管等领域,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丝毫不亚于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的设立!”业内专家评说。

  1年多过去,自贸区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欣喜。

  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投资者。以往来沪投资,只能在政府指定的框框内“干什么”;如今,“负面清单”告诉你除了“不能干什么”,其他的“法无禁止即可为”。这种“放权”,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自由度。截至4月底,自贸区已新设企业17969家。

  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革新,正在向纵深推进。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已陆续推出“先进区、后报关”和“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60余项贸易便利创新举措。令外贸人员引颈而望的“单一窗口”制度,6月将上线测试。据上海口岸办通关协调处副处长尚俊松介绍,上海外贸关涉17个政府部门,对外贸易需申报的资料繁多,而其中不少是重复的。推行“单一窗口”制度,让企业只要一次申报,便可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上海每年有1800万单贸易通关,上海国际贸易流量占全国的1/3;贸易便利化,将大大提高通关效率,减少‘程序成本’。”尚俊松说。

  金融创新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最大优势。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正加速推进。去年6月,启动自由贸易账户业务;今年4月,自由贸易账户放开外币职能。

  “自由贸易账户可说是金融创新的基础设施;其启动意味着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开启了无限可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对外联络局副局长罗永朝表述。

  振华重工财务人员向记者介绍,自由贸易账户不仅给公司经营带来极大便利,还能拓宽融资渠道,从境外以更低利率借款,融资成本下降15%。

  开放、与国际接轨,倒逼政府转变职能。上海自贸区扩容第二天,浦东即推出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向社会亮出了政府权力“家底”。年内还将推出“减权清单”。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在上海自贸区基本形成。

  正是基于上海自贸区取得的显著成果,今年4月上海自贸区扩容,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至浦东的120.72平方公里,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更大的试验空间。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发展,培育增长新动力

  5月25日,“奔向长江”采访组抵达上海时,上海各大媒体正充满期待地守候着一份重大政策出炉。

  26日晚,上海市《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现身网络,结束了热议多天的各种预想猜测。

  这份《意见》为何如此引人关注?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是新时期下上海突破自身发展瓶颈、重构发展动力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把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分为4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

  后工业化时代的上海,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但上海的创新能力也遭到质疑。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均与上海无缘;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全球46个科技创新中心名单中,上海榜上无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海市主流媒体派出记者前往美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和深圳、北京、天津等地,探寻创新发展密码。

  上海各大智库,也前往中关村、深圳、武汉等地调研,走访上海本地众多企业。

  在长达1年多调研、论证、讨论后,上海市提出: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80次提及创新,67次提及人才,44次提及创业,14次提及开放。”在上海某融资租赁公司上班的长沙小伙子谢肇礼,认真研读了这份意见。“以往,仅一个户口限制,就让许多创业者心灰意冷;现在,只要拿到一定的风险投资,就可以直接给户口,这在过去不可想象!”

  体制机制核心是“放”,人才政策关键是“聚”;创新环境重点是“优”……《意见》绘制了一张清晰的科创路线图。

  政府职能部门更是雷厉风行。《意见》出台不过几天,促进政策落地的各项举措密集出台: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制度,成立张江科技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板”,制订“互联网十”行动计划……创新!创新!整个上海强烈地感受到创新创业大潮涌动。

  事实上,上海并不缺乏创新因子。全国每3个新药,就有一个来自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张江,李瑜用4年时间,打造出市值达10亿元的女性垂直社交电商优谈网;在静安上海创客中心,杨柳与年轻伙伴们玩出来的“足记”APP,一夜成名,引来无数风投青睐;新车间、IC咖啡等众创空间次第亮相……

  上海,大工业顶天立地,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铺天盖地。上海,正在向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城市迈进。

  上海“科创22条”亮点

  对企业:

  1、行政审批更简化:初创型企业工商注册将更加便利,一址多照,降低进入门槛;

  2、经营舞台更大: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

  3、政策支持更给力:成长型企业将获得政府采购、财税和科技金融等多方面支持;

  4、对新型孵化器给予多元鼓励,建造更多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支持草根低成本、开放式创业。

  对科技金融机构:

  1、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退出机制;

  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创企业上市。

  对科研院所:

  1、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分类管理体制,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和个人科研课题选择权,探索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

  2、建立政府稳定资助、竞争性项目经费、对外技术服务收益等多元投入发展模式。

  对人才:

  1、海外人才国民待遇:开展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试点;对海外引进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落实以绿卡(永久居留权)为标志的国民待遇。

  2、市外人才市民待遇:对通过市场主体评价的创新创业人才及核心团队,直接赋予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居住证转办户口年限由7年缩短为2年;对获得一定规模风投的创业人才及核心团队,予以直接入户引进。

  3、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兼薪。

  记者手记

  向上海学什么

  孙振华

  外滩、陆家嘴、洋山港、自贸区,政府部门、智库、企业、创业者……上海5天高强度的采访,我们在聆听、对话、观察、思考,上海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学上海的坚韧执着。2008年,上海GDP增长9.7%,告别连续16年GDP两位数增长速度;越往后,增速越低,去年为7%,今年一季度为6.6%。尽管如此,上海没有纠结于GDP速度“好不好看”而左右摇摆,而是心无旁骛地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得以形成今天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上海经济充满活力,民生得到保障。破除GDP“焦虑症”,的确要有定力。

  学习上海的与时俱进。产业结构从“轻”到“重”、从“重”到“新”,上海始终踩着经济发展的节拍。特别是在此轮产业结构调整中,上海在发展金融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并未放弃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避免了产业空心化和过度虚拟化。而在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开始由“财富驱动”向“创新驱动”逆向转型时,上海将城市竞争力的关注点,及时从高端金融、总部经济,扩大为科技创新,并以此定位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经济,必须选择自己合适的路径。

  学习上海的开放意识。从浦东开放开发,到上海自贸区设立、扩容,上海一直没有停止改革开放前行的脚步,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为中国改革开放探路。

  上海的发展模式难以复制,但其经验可以取法。如何正确看待GDP增长,如何科学协调三次产业关系,如何打破禁区敢想敢试,值得思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