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辞世 享年92岁

来源:红网 作者:徐海瑞 编辑:王娉娉 2015-06-18 09:20:43
时刻新闻
—分享—

huangj1506792.JPG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及儿子徐庆平合影。资料图片

  红网长沙6月1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文星坠京华,哀联梓里;手泽留乡序,化育后生。”6月17日,得知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辞世的消息后,浏阳社港中学校长寻景辉写下挽联。6月16日晚7点03分,廖静文在北京的家中安然逝世,享年92岁。

  浏阳新闻网记者喻发良曾与廖静文长谈。在他的印象中,廖静文最近20年至少回过社港三次,分别是1994年浏阳社港撤乡建镇庆典、2009年参加浏阳书画研究院成立仪式、2012年参加浏阳三中校庆。

  1994年回乡为家乡社港镇题写镇名

  “我出生在浏阳的大山里面,在山里面,我度过了我最初的六年。”廖静文1923年出生在浏阳社港。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表示,家乡的大山给了她无穷的力量,“我一生坎坷,大山却使我坚强。”

  “我小时候就爱爬山,我们家打开大门就是大山。”纵使蹚过千山万水,却难忘家乡山和水。廖静文在社港度过了自己童稚时代最初的六年,“记得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放鞭炮。”但是旧社会中,鞭炮也是稀罕物,出身贫苦的廖静文把一小段鞭炮拆开,一个一个地放。

  廖静文曾告诉媒体,自18岁离开家乡后,第一次回乡是1959年回家埋葬父亲,当时她36岁;第二次是1994年浏阳社港建镇时她受邀回来。

  捞刀河流过社港镇,在原政府驻地旁的桥上,“社港镇”三个字赫然醒目。这是1994年廖静文回乡为家乡题写的镇名。

  2009年回乡吃了一块乡亲们给她做的腊肉

  “虽然年纪很大,但廖静文穿着素雅、整洁,温文尔雅,是典型的知识女性的形象。”喻发良说。2009年,廖静文参加浏阳书画研究院成立仪式,她接受他采访时说:“我记得家乡社港双江那条小溪,怀念小时候和哥哥姐姐们在小溪里抓小鱼的情景,加拿大有一种鱼,当它要死去时,它会想尽办法游回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其实人也一样,总要落叶归根。”

  喻发良介绍,廖静文老家在社港偏远山村,老房子保存完好。“那天,廖静文坐在自己出生的房子里,午餐,吃了一块乡亲们给她做的腊肉,阳光透过瓦片斜照到房屋里,村民们都围在屋里。吃饭的时候,她流了泪。她说自己回来得太少了,谢谢乡亲们。”

  2012年回乡寻找小时候洗桑葚的那口井

  2012年10月3日,当时年届九十高龄的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回到浏阳社港老家,去了社港完小和镇政府,社港中学校长寻景辉是陪同者之一。

  寻景辉记得,廖静文上午十点左右到达社港完小,为社港完小题写校名并寄语社港中学。之后,廖静文到达新建的镇政府办公大楼参观,还与随行者讲起幼年时在家乡的种种经历。

  她还去了廖家老屋,想去看一口井。“小时候,没有其他的零食吃,经常蹲在井边洗桑葚吃,很开心、难忘。”廖静文回忆。

  “记忆里那些美好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见到了洗桑葚的井,廖静文满是感慨。在父母坟前,儿子徐庆平搀扶着廖静文鞠了三个躬,可她还是坚持要跪拜。

  “无论在外多久,对家乡的思念永远都不会变。”廖静文说。

  我记得家乡社港双江那条小溪,怀念小时候和哥哥姐姐们在小溪里抓小鱼的情景,加拿大有一种鱼,当它要死去时,它会想尽办法游回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其实人也一样,总要落叶归根。——徐悲鸿夫人廖静文

  廖静文生平

  1923年,廖静文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社港。6岁迁居长沙,先后在长沙市十一小学、周南女中读书,随后参加抗日文艺活动,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43年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一年后辍学回到中央美术学院,继续协助徐悲鸿工作。

  1945年,她与徐悲鸿结婚。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患脑溢血病逝。廖静文当即将徐悲鸿1350多幅作品和所收藏的1100多幅古画,连同署有自己姓名的房契,都捐给了国家。

  为写好徐悲鸿传记,她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插班学习。1957年夏,她完成大学学业,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应聘到中央美院讲授中国文学史。1982年,一座崭新的徐悲鸿纪念馆矗立起来。同年,她撰写的26万字长篇传记《徐悲鸿的一生》出版。

  2015年6月16日,廖静文逝世,享年92岁。整理/记者徐海瑞

  讲述

  对徐悲鸿有着真切记忆

  在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的印象中,廖静文对徐悲鸿有着惊人的真切记忆。“除了著书撰文,每次接受采访和出席讲座,她都饱含深情,娓娓道来,为弘扬徐悲鸿艺术精神不遗余力,为记述徐悲鸿与20世纪中国美术这个重要篇章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她慈祥亲切的容貌和充满文化关切的情怀让人永远铭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