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邵阳72岁的彭万和与老伴郑青香从老家赶到长沙,专程求登报表扬。图/潇湘晨报记者蒋丽梅
红网长沙7月1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向帅 实习生 李婷婷)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农民工杨红旗,为满足父亲弥留之际的愿望,多次找记者报道自己见义勇为的事迹。
现实中,来自邵阳的72岁老人彭万和也走了一次“求表扬”之路。虽然老人所说的好事,在一些人眼中并不值得拿出来说,但老人认为,只要传递正能量就值了。
9日上午,潇湘晨报大楼里来了两位老人,他们是来自邵阳武冈一个乡村的彭万和老人和他的老伴。
72岁的彭万和身体并不好,老伴搀扶着他。他从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两张信笺纸,上面记录着“湖南好老百姓16好”。老人说,为了传播正能量,他这次是专程来求登报表扬的。
走了两小时山路,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因为晕车在旅馆休息了一天两夜,老两口出的这趟远门并不容易。
他为啥求表扬
帮人介绍媳妇写进了好事里
彭万和老人身材瘦小,一身旧衣服显得很宽松,5个扣子也掉了2个。为不影响拿东西,他把长袖卷起来。老人有些耳背,需要凑近他的耳朵大声说话,他才听得见。
老人黑色的公文包里塞满了荣誉证书、喷绘海报、特约发行员和聘书等资料。年迈的彭万和,委托同村一大学生帮忙代笔书写了一份“16好”:送儿孙参军、步行三十里专程看望重病村民、村民结婚,提马灯迎亲、帮年轻人介绍工作媳妇……“获全国各地书信若干”、“知名人士赐字”、“请假送村民参军”也都写进了“16好”。
说起自己的“事迹”,彭万和老人颇为自豪:“这是过去五十年,我做的好事咧。”
做了“好事”,为何求报社登报表扬自己?彭万和说,这是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在外人看来,“16好”算不上好事,或许也不值得拿出来说。但彭万和却认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一样,这种事不会去强求。“大家觉得我做得好,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学习。如果大家不认可我,也没有关系。”
为了求表扬,他做了些什么
晕车让路程拉长了两天
这趟求表扬之路,彭万和夫妇走得并不容易。
7日一大早,彭万和夫妇怀揣500元出发。山路泥泞,身体又不好,他们走了2个多小时,从镇上搭乘中巴车到武冈市,用去了10元车费。下午3点半,搭乘长途大巴车前往长沙,一下就花去了250元。
上车后,夫妇两人晕车,“上了车就不能下车,也不能让车开回去。”早上只吃了碗稀饭,他们拿着垃圾袋,“吐不出来东西,头晕心慌,浑身直冒虚汗。”5个多小时后,车辆才抵达长沙汽车南站,彭万和赶紧找了家旅社住下来,住宿费40元一晚。8日早上,为节省开支,两位老人搭乘公交车到长沙火车站,住进一家20元的旅社。因晕车还没缓过来,他们在旅社又休息了一天。
7月9日上午11点09分,彭万和的老伴郑青香从灰色的挎包中,掏出一个包子,她把早餐留到了中午吃。她说,“过去2天,吃喝费用不超过50元。”
68岁的郑青香不想让老伴一个人出远门,“他(彭万和)有高血压、脑血栓,心脏也有问题,万一病发摔倒怎么办?”
回去的路也不轻松。一个问题是,他们从家里带来的500元路费,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办? 老伴郑青香说,听说长沙的救助站里有饭吃,也会帮忙买车票,实在不行就去救助站试一试。彭万和则坚持,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麻烦救助站。
9日中午,一名好心人听说了彭万和的事后,资助了两位老人回家的路费。
9日11点40多,两位老人离开了潇湘晨报。临走前,彭万和老人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了“正能量”三个字。记者送两位老人到了公交车站,彭万和老人说,可能会在明天(10日)回家去。
[NextPage]数读
16好部分名目
送儿孙参军、步行三十里专程看望重病村民、村民结婚,提马灯迎亲、帮年轻人介绍工作媳妇、获全国各地书信若干、知名人士赐字、请假送村民参军……
特写
坚持甚至有点固执的老人
自我求表扬的彭万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老人?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住在偏远的农村,但平时爱好看书读报。2010年11月,彭万和从《潇湘晨报》上获悉,湖南省民政厅举行《湖南省民政“十二五”规划决策听证会》,他赶到镇上,走进一家网吧,请人帮忙在网上登记报名。最终确定的10位公众代表中,彭万和是唯一的农民代表。
同年12月24日,省民政厅会议室。代表发言时,彭万和说,“我不当闷葫芦,理当为老百姓代言。” 他说,一些村、乡镇两级的农村低保工作不到位,低保对象名单正确率不高。
资助老人回家的那位好心人,表示自己被老人的坚持所感动。但他也悄悄对记者说,彭万和老人所说的那些好事,大部分可能都只是小事。
对于这种观点,彭万和认为,别人不认可没关系,他“只是希望传递这种助人为乐的正能量,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