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三十六湾环境治理:加紧还旧账,绝不添新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勇 编辑:王娉娉 2015-08-05 10:28:44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刘勇 通讯员 曹元利

  7月下旬,记者驱车前往郴州市临武县三十六湾,探访这个曾给湘江带来诸多伤痛的矿区。

  车行颠簸,从山脚盘旋而上,花费两三个小时,抵达海拔1000多米的主矿区山顶瞭望台,沿途未遇一台运矿货车。路边偶见几户人家,惟有黄狗垂舌横卧屋前。崇山峻岭之间,最为扎眼的是无数处被拆除的建筑物“遗迹”,以及沟边、坡边一块又一块新近砌好的护坡。

  一切都让人很难相信,曾以滥采乱挖闻名全国的三十六湾有色金属矿区,现在竟如此宁静。

  非法矿点全部关停

  同行的临武县环保局副局长李忠兴介绍,这里有着上百年的开采历史,到2000年左右,这片区域聚集了10万淘矿大军。直到9年前,县委、县政府采取铁腕手段,坚决关停非法采矿选矿点,让这片喧嚣的山地进入“休克状态”。

  促使当地“壮士断腕”的原因,是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非法采矿和土法选矿产生的废水,毫无顾忌地排放;随意堆放的废石、废渣,在山洪冲刷下形成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浊流,经三十六湾两江口流入湘江二级支流甘溪河。

  当年曾参与关停的一位县政府官员告诉记者,经过大约两年的整治,上千个非法采矿选矿点被全部关停,累计拆除、烧毁厂棚近3000间,7万余名外地矿工遣散回乡。

  关停之后,整个三十六湾矿区仅设两个矿权,以地勘线98线为界,98线以东的7个合法矿由香花岭锡业公司收购整合,98线以西的10个合法矿组建为南方矿业公司。

  废石废渣专项处置

  滥采乱挖虽被彻底制止,但据临武当地环保、国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矿区留在山间甘溪河流域的废石、废渣有近5000万立方米。雨水每冲刷一次,河流的重金属含量就可能增加一分。

  从2010年开始,临武县逐步实施三十六湾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着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截至今年7月,三十六湾矿区共获得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项目23个,目前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9个。

  县环保局副局长李忠兴说,这些项目主要是护坡挡石、建坝拦砂、育林固土。

  在主矿区山顶瞭望台,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护坡施工的工程队。工程队负责人周尧泉介绍,他们属于永清环保公司,主要是把甘溪河两旁的废石、废渣逐段收集起来,再就地选择河水涨不上去的岸滩,适度集中堆放。每个堆放点都建有高标准的护坡,防止废石、废渣再移动;堆放点的底部和四周都铺设了3层特殊的防渗膜,防止废石、废渣所含重金属随水溢出。废石、废渣堆放后,再从山外运来泥土进行覆盖,栽上马尾松、杉树等,防止水土流失,让“外面的水进不来,里面的水出不去”。

  目前,三十六湾矿区通过这种方式,已经植绿10多万平方米。因开矿而千疮百孔的大山,正在慢慢恢复最初容颜。

  据检测,如今,甘溪河等河水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降低;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甘溪河出境断面水质基本实现稳定达标。

  规范生产不添新债

  多年沉疴正在根治。三十六湾还保留着两家整合后的矿业公司,如果只是把过去的污染由分散变成集中,那重金属之害仍将延续下去。

  记者获知的情况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以南方矿业公司为样板,可以窥见整合后发生的变化。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整合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邀请具有甲级资质的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对采矿、选矿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致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

  原来在井下采矿时产生的污水,全部收集起来,通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再回收利用于井下作业。今年2月,该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原来都在山上就地完成的采矿、选矿工作,如今实行采选分离。在距离开采区20公里外的香花镇芹菜村,南方矿业公司新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选矿厂、有效库容达788万立方米的标准化尾矿库,同时配备日处理能力达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可确保选矿时产生的废水、选矿后产生的废渣都得到妥善处置,不再污染水体。到明年上半年,南方矿业公司基本完成技改,才会开始生产。

  县环保局副局长李忠兴说:“现代化大公司规范化生产,不会在三十六湾增加新的环保债,而旧债我们在加快偿还,母亲河的水,肯定会一天比一天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