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帖文:远征军老兵流落缅甸 三代人接力寻“湖南老家”(图)
红网腾冲8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肖懿)19岁随军远赴缅甸,与部队走散后就地安家,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湖南人。
临死前,他嘱咐儿子一定要找到湖南老家,于今这一遗愿落在了孙女身上。
今天,远征军老兵杜忠发的孙女、缅甸华侨杜润琴委托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希望能找到湖南东安县的老家和亲人。
与部队走散靠讨饭救活战友
“我的爷爷是个好人”,今年45岁的杜润琴说起爷爷仍非常自豪。
她介绍说,爷爷杜忠发19岁当兵,当时随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六军赶赴缅甸,“听说是去仰光领取枪支弹药”。
但是,军队刚刚进入缅甸境内,就传来消息称日军已经占领了仰光,大部队只好就地驻扎起来。
后来,食物吃光了,他们在一个叫大坪的地方,遇到三头牛。将牛宰杀吃完后,军队长官要求他们各自出去找吃的,三天后在那里聚合。
三天后,杜忠发和八个湖南籍战友赶到大坪时,部队已经找不到了。在这期间,他们还遭遇日军伏击,有八个人受伤。
于是,他们就地安扎起来,躲在山上一个寺庙里。“爷爷每天去附近村子讨饭和草药,给受伤的战友吃和敷伤”。
后来,杜忠发和几个战友一起,参加当地自卫队,直至安家结婚生子。
临死前叮嘱要“找回湖南去”
“爷爷一直想叶落归根。”杜润琴展示了几张照片,那是杜忠发请人写的有关湖南老家的情况。
照片显示,一张泛黄的纸上,用毛笔端正写着籍贯和从杜忠发那一代的有关族谱,“原籍大中国湖南省英群府东安县陈六乡江东寨生长人氏,因抗日战争,忠发补充军队来缅甸”。
杜润琴介绍说,爷爷在湖南东安县的老家,当时有个哥哥叫杜忠有,他当兵出来时有个侄儿叫杜兴和,才三个月大。
而请人写下这些,就是怕儿孙辈们忘记了自己根在哪里,他在临时前对她的父亲说,“一定要找回湖南去,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他的父母身边”。
不过,杜润琴的父亲现在年岁已高,自知难以完成遗愿,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她。
后来,杜润琴当上导游,专门接待来自国内的旅游团,只要一听说游客是来自湖南,她就会亲切的打听爷爷留下的那个老家地址。
“但没有一个人知道那个地址。”每一次打听,留给杜润琴的是重复的失望。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一年之前,杜润琴带着家人来到云南腾冲,在这里租个小摊位经营琥珀生意。
因为家里穷,自小就只上过三年小学。“我们那些远征军的后代,在当地都很穷,被当地人看不起”。
她介绍说,虽然自己是缅籍华人,当地人有时候会骂她们,“无论怎么骂,但我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我的老家在湖南”。
所以,她们一直保持中国人的习俗,比如会过春节、清明节等节日,也会在人死后,按中国人的习俗,举行悼念活动。
她介绍,平时在外面都入乡随俗,但一回到家里,“就得说中文,用筷子吃饭,这些都是中国人的”。
每次说到“中国人”时,杜润琴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英群府”应为“永州府”
随后,记者多方打听,但仍无法准确获知“湖南省英群府东安县陈六乡江村寨”具体在哪里。
从杜润琴处获知,她的爷爷只读过一年书,在缅甸时一直说的是湖南老家的方言,“有时我们都听不懂”。而这些“家谱”,都是她爷爷口授,请当地人写出来的,可能存在同音字。
经过查阅可知,湖南曾设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个府,其中“英群府”应是方言发音同“永州府”;同时,湖南永州东安县并没有陈六乡,依据之前方言发音,“陈六乡”可能是“陈芦乡”,但永州似乎没有陈六乡或陈芦乡;最后查找相关资料,发现现在永州的双牌县有个江村村,是否为“江村寨”,还得进一步求证。
如果网友有中国远征军杜忠发与“湖南省英群(永州)府东安县陈六乡江村寨”的相关信息,请与红网新闻热线(0731-82204999)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