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在青山桥镇矛盾调处中心,记者看到,尽管下着雨,但来该中心反映问题的群众有不少,负责接待群众的工作人员耐心听取情况,询问相关细节,并一一做好登记。青山桥镇矛盾调处中心主任张文魁告诉记者,选好矛盾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是开展好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就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选聘,青山桥镇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严格的选人标准,通过反复甄选,最后确定冷长清、李雪华两名老同志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冷长清曾是一名公安协警,对于矛盾纠纷调解有着长年的工作经验;而李雪华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两人都非常热心调解事业,又具备基本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在他们的调解下,许多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化解。“我们的调解依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我们不会施加任何压力,都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最终相互理解、握手言和。”张文魁说。
青山桥镇芙蓉村的黄某和文某两家是邻居,今年年初因为路灯的原因引发了两家的矛盾,并发生了争执,其后,黄某将文某打伤。文某在医院住院,但黄某拒不支付相关医疗费用。文某于是拨打了镇矛盾调处中心发放的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张文魁以及两名调解员多次往这两户群众家中做工作,将双方的分歧逐步缩小,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青山桥镇派出所所长喻明告诉记者,像黄某和文某这样的情况,以前都是直接找派出所,因此很大程度上牵制了乡镇派出所本来就不多的警力。而矛盾调处中心设立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效释放了我所的警力,使派出所民警有了更多精力参与到巡逻防控和案件的侦破打击中,使我镇发案率有了明显下降,案件侦破率也明显提高。”喻明说。
今年,宁乡县委政法委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各乡镇成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安排专职人民调解员常驻调处中心办公,负责乡镇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创造了乡镇矛盾调处工作的新局面。青山桥镇副镇长李伟告诉记者,矛盾调处中心成立以前,矛盾多头受理,调处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影响了工作效果。成立以后,矛盾纠纷受理的渠道畅通了、工作机制理顺了,矛盾纠纷案件的受理率、成功率都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这种常态化的运作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群众满意率也得到了提高。”李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