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下猎枪 戴上袖章:湖南“千年鸟道”上的守护者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勉 编辑:康晓乔 2015-10-31 16:29:30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长沙10月30日电(记者 周勉)晚上九点,在海拔1300米的湖南省桂东县寒口林场,52岁的黄平权戴上头盔和印有“护鸟巡查员”字样的袖章,拿起手电和警棍,开始每天的例行巡逻。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他将独自一人在深山老林中步行十多公里,为从他头顶数千米高空飞过的候鸟保驾护航。

   “今天应该会很顺利。”出发之前,老黄指着月朗星稀的夜空告诉记者,如果是雨雾天,候鸟会迷失方向,朝有光亮的地方飞去。打鸟人会利用这一点,在山上点一堆火,或者打开LED灯,然后在后面搭一张网,捕捉那些朝灯火飞来的鸟儿。

   “我以前就是这样打鸟的,如果几个人合作,一晚上可以搞几十斤。”老黄是桂东县田山坪村的农民。他说,以前生活不好时,村民们都打鸟充饥,不仅各村有各村的“势力范围”,这门“技艺”也会从老手传到新手。后来,老黄响应当地政府号召,上交了猎枪鸟网,加入桂东县护鸟巡防队。

   湖南境内共有三条候鸟迁徙通道,作为湘赣两省分界线的罗霄山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部最为重要的一条候鸟迁徙通道。过去,沿线的桂东、炎陵等县打鸟之风十分猖獗。除了当地村民,更有已形成链条的打鸟团伙和以此取乐的城市闲人参与其中。2012年,在国家的大力打击和舆论的持续关注下,群集性、规模性的打鸟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像黄平权一样,将自己曾经打鸟的经验,变成如今护鸟的经验。

   在炎陵县下村乡牛头坳,数百个“打鸟洞”隐蔽分散在这里的几个山头上,它们由盗猎者挖掘,以供其蹲守避雨。小的只能容纳一人,大的可以生火做饭。当地人沈忠勇以前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打鸟人,后来他带着森林公安将这些洞穴全部找到并捣毁。如今,沈忠勇不仅在乡里的林业站工作,还获评过湖南省“十佳护鸟卫士”称号。

   在湘赣交界的南风坳,同样是曾经的打鸟农民,来自江西的邱荣华和邱诗雄,与来自湖南的陈昭人一起,负责两省联防的日常巡逻任务。由于熟悉环境、了解候鸟习性,他们常常为进山的志愿者和科研团队义务担任向导。2013年9月,他们还协助森林公安打掉一个十多人的捕鸟团伙。

   在这群护鸟卫士的身后,是遍及“千年鸟道”沿途的数十个保护站。记者在其中的寒口保护站看到,当地森林公安通过高清红外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所有进山通道。站长陈长远告诉记者,一旦出现情况,保护站将立刻部署巡防队员和森林公安联合行动。

   在县城的广场、乡镇的集场,志愿者们经常举行各种活动进行宣传,爱鸟护鸟还成为许多学校常见的班会主题。炎陵县下村乡学校初二学生邝园花告诉记者,自己不仅经常参加志愿活动,还参演了学校《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微视频拍摄。

   “以前,打鸟人为了挑衅巡防队员,把‘打鸟违法、护鸟光荣’的标语撕下来,改成‘打鸟光荣、护鸟违法’。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鸟儿能带来生态、生态能带来财富’。”沈忠勇说,他最欣慰的就是最近几年打鸟的人越来越少,在这条“千年鸟道”上,自己愿意一直守护下去。(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