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子栖身浏阳立交桥下两年 因曾被骗入传销无颜回家

来源:红网 作者:李小雷 编辑:吴若兰 2015-11-06 09:54:2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浏阳站11月6日讯(分站记者 李小雷)要不是被市民发现并报告给市救助站,这个寒冬常彦锁可能又要在立交桥下度过。今年35岁的常彦锁是甘肃省岷县人,几年前被人骗入浏阳传销组织,后在警方的帮助下得以脱身,但身无分文的他,自觉无颜面对家人,便滞留在浏阳过起了流浪的生活,直到被人发现时,他已在立交桥下隐蔽处寄身两年时间。日前,市救助站对常彦锁实施了救助,并在立交桥四个方向的桥下,发现了多名流浪人员。
  
  流浪男子栖身桥下被发现
  
  立交桥是浏阳城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最近有市民发现,在立交桥下绿化带的隐蔽处,竟有人安家落户,不但搭起地铺,甚至架起了炉灶,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这种情况,早在去年我就注意到了,一开始我以为是环卫工人的临时休息地。”据市民邹先生介绍,因为经常看到有环卫工人进出立交桥下绿化带,他并未太在意,但最近几天的凌晨,他都注意到有一名年轻男子睡在桥下。
  
  因为天气渐寒,男子的铺盖又不厚实,邹先生对于男子的现状显得十分担心。“我也帮不了他什么,只是问了他一下情况,是外地人,好像是被骗到浏阳来的,一直在城区各地流浪。”男子的不幸遭遇打动了邹先生,于是他将情况反映到了市救助站。
  
  被骗后无颜返乡,靠捡废品为生
  
  接到市民的求助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先后多次来到立交桥下,但由于该男子起居时间不定,几次都未遇上。“他以捡废品为生,每天行踪不定,后来我们凌晨6点找到了他。”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遇到该男子时,其正从城区捡拾了一拖车的纸板回到桥下休息,于是便与其攀谈了起来。
  
  经过交流,工作人员发现,该男子思维正常,自述姓名常彦锁,今年35岁,祖籍甘肃省岷县。“我也是被逼无奈,才过上了这种生活,现在回去也没有脸面见自己的父母。”面对工作人员的热情询问,常彦锁讲述了自己在浏阳的遭遇。
  
  原来,早在几年前,常彦锁被人从甘肃骗入了浏阳的一个传销组织,后来在警方的统一清查行动中得以脱身,但其所带的万元现金被传销组织全部骗走。原本向家里许诺要到浏阳赚大钱的常彦锁顿时变得身无分文,自觉无颜面对家乡父老的他,便滞留在了浏阳,并过起了流浪的生活。而这种流浪生活,仅在立交桥下,他就过了两年,全靠捡拾废品为生。
  
  桥下蜗居流浪者救助站施救多遭拒
  
  昨日清晨7时许,记者与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立交桥下,茂盛的绿色植物里,并不容易察觉到常彦锁的存在。跨过绿化带,进入桥下,杂乱的铺盖还保留着一丝热气,习惯早起的常彦锁已经开始了一天捡废品的生活。
  
  “他一般是晚上去捡废品,到凌晨的时候,就把废品拖到桥下,稍微休息一下后,清早又拖着废品去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做思想工作,常彦锁已经同意接受救助,“我们已经和他家乡的救助部门取得了联系,在与其家人联系上后,我们就会开车将他护送回家。”
  
  不过,不是所有的流浪人员都愿意接受救助,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立交桥其他三个方向的桥面下,都有流浪人员栖息的身影。但除了一名来自河南的小伙自愿接受救助外,其余两名流浪人员均拒绝接受救助。
  
  “我们也不能强制救助,他们是正常人,我们只能尽可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工作人员表示,天气逐渐转冷,他们将加强对流浪人员的巡查工作,确保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