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北京11月1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湖南拟在洞庭湖出口七里山附近、岳阳市洞庭湖大桥下游约1.1公里处,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实现改善江湖关系、缓解湖区季节性缺水等综合目标。
枢纽工程在4—8月闸门全开敞泄、9月上旬相机下闸蓄水、最高蓄水位27.5米;10月末控制蓄水位24米,12—3月份控制蓄水位在22—23米间波动。初拟综合枢纽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溢流明渠、泄水闸、船闸、大孔闸、泄水闸、鱼道。
今天上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专题研究成果暨洞庭湖治理“十三五”实施思路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主要针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研究总报告及湖南提出的洞庭湖治理“十三五”实施思路,向国内知名专家院士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咨询意见。
洞庭湖湖区水体萎缩、生态功能退化
近年来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洞庭湖湖区水体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常态化、趋势性低枯水位严重制约了湖区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资料显示,三峡水库建成投入运行后,三口断流提前、时间延长,低枯季节从原本的11月至次年3月提前到9月至次年3月。长江通过三口分流入洞庭湖的水量大幅减少,其中枯季入湖水量从约250亿立方米减少至50亿立方米,减少了80%。三峡水库运用以来,长江干流洞庭湖出口处9—10月份水位平均降低2米,湖水与江水落差加大,湖水流出加快。
同时,由于来水减少、水位降低、换水受阻,重金属本底值较高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等原因,导致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程度加剧。江湖关系深刻调整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洞庭湖特有的季节性水文节律发生变化,湖区高水位持续时间减少,水域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初步选址七里山附近
会上出炉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专题研究总报告》提出,洞庭湖的治理必须围绕“改善并稳定江湖关系”这一宗旨。在洞庭湖出口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科学调控枯水期水位,是有效缓解洞庭湖枯水期水情持续恶化的治本措施。
综合枢纽初步选址洞庭湖出口七里山附近、岳阳市洞庭湖大桥下游约1.1公里处。初拟综合枢纽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溢流明渠、泄水闸、船闸、大孔闸、泄水闸、鱼道。枢纽首要任务是维持湖区合理的枯期水位,缓解常态化、趋势性低枯水位造成的水安全问题,从而为生态、供水、灌溉、航运和环境等提供安全保障。
城陵矶综合枢纽河段的主航道位于该河段主河槽的左侧,现有的城陵矶大桥的通航孔亦位于左侧,在城陵矶大桥至枢纽工程河段范围的右侧主要为船舶停泊区。
泄水闸布置以船闸为界,分为右岸泄水闸和左岸泄水闸。右岸泄水闸为布置于主河槽的低堰泄水闸,分为26米宽的常规泄水闸和80米宽大闸,共设置22孔常规闸,4孔大闸。左岸泄水闸布置于左侧滩地,共设置22孔常规闸。
枢纽建成后初期枯期调节水位不宜过高
水域生态修复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要应对江湖关系变化对湖泊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在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附近建闸是改善并稳定江湖关系、维系良好生态环境和保障湖区水安全的关键性工程。
专家组认为,城陵矶综合枢纽建设有利有弊,利弊大小与枢纽管理模式、水位调控原则、工程形式以及洞庭湖流域的综合管理等密切相关。枢纽建成后,初期枯期调节水位不宜过高,待枢纽运行一段时间,对湖区湿地、鸟类、鱼类和水质等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观察研究后,再对调节水位控制进行优化调整,在充分发挥枢纽综合作用的同时,降低不利影响。
专家组还建议,将城陵矶综合枢纽建设纳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黄金水道等国家战略中统一考虑;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优化城陵矶综合枢纽的调度方案;将城陵矶综合枢纽调控纳入流域层面进行统一调度,加强枢纽与长江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
洞庭湖城陵矶综合枢纽初选七里山附近 最高蓄水位27.5米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王娉娉
2015-11-15 11:17:35
时刻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