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手记:年轻人,徒步去——红网记者“穿越大湘西”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何冰 2015-11-15 23:14:5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记者参加“穿越大湘西”。

红网记者参加“穿越大湘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尽管没赶上2015“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的首站,但随后在怀化、邵阳举行的两站活动都舍不得错过。
  
  在很多人眼里,徒步穿越是个“自讨苦吃”的行为。还记得9月份参加怀化站活动前夕,去打探露营装备行情的时候,一位走错店面的顾客得知记者准备“到荒山野岭走几十公里”,顿时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走路哪里都行,想爬山不管岳麓山还是南岳衡山都不错啊。”
  
  怀化站首日的徒步越野中,面对无穷无尽的高山、起伏不定仅容一只脚踏足的小道,酸痛不止的膝盖和时不时抽筋的大腿,更别说早已湿透的脊背了。看着同行的伙伴一个个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一刻,记者几乎就要认同那位“好心人”的劝说:“走到一半,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怎么得了?"
  
  一个略带粤语味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年轻人,加把油,走完这段山路就是胜利。”回头望去,一头灰白头发的中年人气喘吁吁地艰难迈动双脚,细长的登山杖仿佛不能支撑他得身体。在这位长者的鼓励下,记者强打精神,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闲聊中得知,这位自称姓曾的先生来自深圳,“年轻时候当兵练出一双铁脚板,退伍后多年不锻炼,身体大不如前。”在战友带动下,曾先生渐渐“动”起来,哪怕跟当年完全没法比,但”总算找回了一点当年的感觉“。
  
  为了挑战自己,曾先生特地报名参加2015“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怀化站活动,“家里人劝我不要发疯,连儿子都不支持,可他知道自己的体能极限在哪里吗?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挑上百斤的饭菜为工地上的战友送饭,爬山简直是小菜一碟。哪里像他每天对着电脑坐一整天,暑假回来扛个行李箱都困难?”
  
  无独有偶,在刚刚结束的2015“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邵阳站活动期间,来自北京的莫先生也有过与曾先生类似的经历。“我下放到云南当知青那会儿,头回去知青点,花了比当地百姓多两倍的时间才走完,问题是人家还帮我背着铺盖卷儿。可一年以后,几十里山路一天打个来回还能赶上晚饭。”

  
  在曾先生与莫先生眼里,80后、90后就缺少那股子跟自己体能极限较劲儿的欲望,“瞅着白白净净的,稍微动一动就冒虚汗。真该让他们来徒步。”
  
  除了“较劲儿”,到底徒步越野有什么好?这次去新宁途中,参加过上一站的记者们在路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无一例外地思念起中途补给点用粗陶大缸盛放的山泉水,“我第一次真正从水里喝出了甜味。”
  
  而回来时,来自省内一家媒体的90后记者兴致冲冲地向大家描述起途中遇到的“铁线虫”:“黑乎乎的看着橡根细长的锈铁丝,当地人却告诉我,这货能把牛尾巴绞断。”
  
  是啊,身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生于温室、长在苗圃,除了极少数童年有过在农村生活经历,其实已经脱离大自然太久,以致于他们不知道没有雾霾的空气是什么样子,忘了青草的芬芳是什么味道,搞不清山里的黑夜到底有多厚,甚至……连夜空中用肉眼观看银河的感觉是多么美妙——这不怪他们,因为水泥森林里生活多年,已经养不成抬头望天习惯了。
  
  80后、90后们,趁着年轻,趁着还能挑战,带上帐篷,拿起登山杖,去尝试一次徒步的滋味吧!或许雨水会打湿行囊,或许汗水会浸透衣衫,但当你登上山巅,卧看繁星,听着秋虫的鸣唱,一切困难和辛苦都会化作乌有,等回顾这段经历,肯定能够激起你再次出发的欲望。
  
  还记得那位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苏米可吗?参加过2015“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三站比赛的他说了,下次有活动照样来参加。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