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营盘路隧道应急演练:每500米有逃生通道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叶子君 编辑:胡芳 2015-11-16 10:00:30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15日凌晨,长沙市住建委路桥处联合消防、公安交警部门在营盘路湘江隧道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演练模拟该隧道内发生一起小车与油罐车碰撞导致燃烧的事故。记者 赵持 通讯员 田效金 摄

  三湘都市报11月15日讯(记者 叶子君)“隧道内发生火灾,请车辆迅速离开。”今日凌晨,营盘路湘江隧道西往东主线里,广播不停循环播放,驰援的消防车警铃大作……这是长沙市住建委路桥处联合消防和公安在隧道开展消防“灭火”应急救援演练,长沙市住建委路桥处相关负责人提醒,万一车主在行经隧道时发生火灾,隧道平均不到50米就有干粉灭火器可自救,必要时当弃车离开。
  
  【演练】
  
  追尾致50余人滞留隧道内
  
  营盘路湘江隧道是长沙市首条横穿湘江的隧道,也是中国首条江底立交隧道,在2011年10月通车。此次模拟的“事故”是一辆小车在隧道西往东方向距入口1.14公里处追尾油罐车,2名乘客被困在小车内无法动弹,油罐车尾部也出现了泄漏,碰撞产生的大量浓烟导致20多辆汽车和50余人被滞留在隧道内。
  
  位于河西的隧道监控室发现“事故”及“火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封闭入口并派隧道专职消防员奔赴现场进行疏散,同时开启水防排烟系统、消防雨淋系统和消防水泵,并向消防和公安交警部门通报。市消防支队接警后,立即出动6台水罐消防车和抢险救援车及48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最终在30分钟内将隧道“大火”扑灭,人员也被疏散。
  
  【措施】
  
  车主可用消防栓等自救
  
  “如果火灾发生在行驶后方,车主应迅速离开,如果发生在行驶前方,车主可先按下隧道里每隔25米就有的手动报警装置,再通过每500米一条的逃生通道从另一条主线逆向逃离。”长沙市住建委路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隧道里平均不到50米就有消防栓、水成膜和干粉灭火器,车主可自救,必要时弃车逃离。
  
  “通过此次演练,加强了全市应急救援队伍隧道灾害事故处置能力,提高了全市隧道灾害事故跨部门联动和组织指挥水平,为预防和控制隧道群死群伤恶性灾害事故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沙市住建委路桥处党委书记魏征介绍,目前,市住建委路桥处共管辖城区179座桥梁和4条隧道,4条隧道分别是年嘉湖隧道、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营盘路湘江隧道和天际岭隧道。除天际岭隧道因距离较短未设中控室外,其余隧道都设有中控室并配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监控,且每隔一段距离都有自动报警装置、消防栓和逃生通道等。
  
  相关新闻
  
  隧道、桥梁可随时动态监控
  
  我省轨道交通将实现“三维一体”
  
  三湘都市报讯(记者李琪)11月14日,由CCFYOCSEF(中国计算机学会)长沙和CCF长沙联合组织,湖南工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承办的“轨道交通信息化论坛”在株洲市举行。作为湖南省的重点“制造业”之一,轨道交通如何实现与“信息化技术”的完美融合?更先进的“智能化”轨道交通具体如何打造?
  
  “简单来说,实现车载平台、地面平台、智能终端的三维一体。”在地面平台的数据上,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随时监控隧道、桥梁、路基沉降、护坡的动态监控,提前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故障诊断数据上,每台车从出厂时的检测记录,到投入使用后每次的检测、故障维修记录,都形成数据传输平台,打造生命周期基因数据。
  
  在司乘人员上,可佩戴专用健康手环,搜集司乘人员的活动信息等,回发到后台数据库,分析司乘人员的健康状态以及操作习惯。
  
  还有更智能的“大数据”法,对所售车辆运行地点的环境与气候原因,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并预测机车车辆及零部件损坏的情况,提前制定维修计划,减少故障发生率。
  
  株机所的大数据平台已经在建设中,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透露,这种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的分析和优化,将助推形成“工业互联网+专业领域知识”,实现智能化的轨道交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