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市长瞿海:精准发力保护湘江 打造“郴州样本”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1-23 11:08:0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2013年9月,湘江保护与治理被确定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并从2013年开始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以“堵源头”为主要任务。现在,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结束只有一个多月了,任务完成得如何?湘江水质改善了吗?沿江八个市州迎来了湘江保护与治理工作的一次“考试”,他们交出的答卷如何?
  
  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从永州出发,沿江而下,走访了湘江沿线的湖南8个市州。
    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接受记者采访。

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接受记者采访。

  时刻新闻记者 刘娜 通讯员 潘永红 胡可 郴州报道

   【市长答题】 做好做活“保护优先、投资融资、公众参与”三篇文章 

  郴州地处湘江上游,是湘江的主要源头之一,在湘江保护中起到源头屏障的作用。治水兴水,发展之要。近日,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在接受时刻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郴州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统领,发力湘江保护治理,协同推进发展,打造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郴州样本”。下一步,郴州在保护治理湘江方面,将做好做活“保护优先、投资融资、公众参与”三篇文章,全面完成湘江保护各项工作。
  
  记者:为构筑湘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源头屏障”,郴州市委、市政府如何高位推动?
  
  瞿海:为严格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湘江保护治理的要求和任务,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即在思想认识上绝不含糊,在工作落实上绝不打折扣,在督查问责上绝不姑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主任、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长为成员的郴州市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印发《郴州市2014年湘江保护工作方案》、《郴州市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2015年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确保湘江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湘江保护与治理委员会专题会议,对三十六湾及陶家河流域、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进行专题研究,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分明的责任制度,对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市直单位年度工作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好的予以奖励,对考核成绩差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由监察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记者:在湘江保护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郴州如何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瞿海:作为全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20个重点防控区域之一,我们遵循“控新治旧,削减存量”的治理思路,突出抓好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和三十六湾及陶家河流域综合治理两大工作,基本实现了“堵源头”的总体目标。
  
  一是突出抓好东江湖水环境保护。2013年,东江湖成功纳入国家重点支持湖泊范围,近三年来投入10多亿资金,切实抓好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目前东江湖总体水质处于优良状态,一级保护区水质长期优于国家地表水二类水标准,二级保护区绝大部分水域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三类水标准,局部湖岔库尾水质得到改善。特别是对东江湖库区上游及环库区的非法砂场及非法采砂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取缔一起。资兴市依法查处涉砂违法案件3起,全面清理了程江、东江、资兴江和永乐江等重要河段砂石尾堆1.9万立方米。汝城县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其中警力300余人次),查处、关停非法采砂场点36处,处罚非法采砂企业8处,有力打击了各种非法采砂行为,全县减少采砂场28处,占砂场总数的78%。
  
  二是突出抓好三十六湾及陶家河流域综合治理。2014年,三十六湾矿区及陶家河流域污染治理被列入湘江流域5个重点整治项目之一。为此,一方面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安排资金300万元,组织编制了《郴州三十六湾及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规划。另一方面,坚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的原则,把民生保障工程、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列为重点,总共投入12多亿元,启动三十六湾地区综合治理项目30个,目前6个已完工,7个正在实施中,16个已获批复准备实施,1个正在报批。通过项目建设,矿区流域河流水质从全线超标到短期季节性超标,部分河段淤塞危及到沿岸村庄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矿区部分被破坏的植被得到恢复,部分尾矿库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部分重金属污染区域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和水利设施问题得到解决。
  
  记者:保护治理湘江,还母亲河一江清澈,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下一步,郴州在湘江保护治理上有何新的设想?
  
  瞿海:今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下一步,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统领,以有效机制为保障,做好做活“保护优先、投资融资、公众参与”三篇文章,全面完成湘江保护各项工作。
  
  一是做好做活“保护优先”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优先,有序开发为原则,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积极推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大力开展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逐年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确保为湘江下游提供优质水源。
  
  二是做好做活“投资融资”文章。市县两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将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长效、稳定多元化筹融资机制。要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强化信贷支持、激励环保产业发展等措施,调动和发挥社会资金投入湘江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做好做活“公众参与”文章。我们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节约和水污染防治的宣传,提高全民湘江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的参与,让公众从日常生活行为上为保护湘江尽责。同时,畅通信访平台和环保热线,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湘江保护工作。

   东江湖水面清澈如镜,总体水质处于优良状态。

东江湖水面清澈如镜,总体水质处于优良状态。

    【高分点】 抓好东江湖保护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郴州,地处湘江上游,市行政区域内的湘江流域面积为15027.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行政区域面积的77%。
  
  郴州市境内湘江水系水资源总量为154.47亿立方米,是湘江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湘江保护中起到了源头屏障的作用。
  
  提起郴州,许多人不由地想起素有“湘南洞庭”之称的东江湖。160平方公里水面烟波浩淼、清澈如镜,东江湖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江湖的水也是湘江流域的战略水资源。抓好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工作是郴州市在湘江保护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工作。
  
  2013年,郴州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东江湖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湖泊范围。同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湘江保护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协同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和湘江保护治理工作,郴州市在治水方面下了大功夫,也探索出一条具有郴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
  
  12日,大雨滂沱,记者来到东江湖边,只见湖水青绿,水质依然清澈,来到东江湖边的一家餐饮小馆,记者看到,餐厅外安装了一台小型的污水处理器,餐饮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这台小小的设备通过三道工序,处理后的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我们这湖里的水可以直接喝呢。”一旁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确实如此,根据水质监测显示,东江湖总体水质处于优良状态,一级保护区水质长期优于国家地表水二类水标准,二级保护区绝大部分水域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三类水标准,局部湖岔库尾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为了保护这一湖青碧,郴州市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综合整治工作。资兴渔民网箱养殖退水上岸、油污船舶停运、养殖户关闭猪场转型;东江湖上游地区,桂东关闭境内所有化工企业,汝城治理矿山、打捞水面垃圾、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东江湖库区上游及环库区的非法砂场及非法采砂行为发现一起取缔一起……
  
  围绕打造“山水名城·美丽郴州”的总体目标,郴州市做活了“水”文章,通过统筹推进水与山、水与绿、水与城、地上水与地下水的融合,打造出山、林、水交相辉映和水城、水景、水镇错落有致的水生态地区。
  
  如今东江湖的湖水也入了城,在郴州市市区,通过引水入城、串水成网、拦水建湖,东江湖、四清湖、仙岭湖等水体都“搬”到了城区,再连通流经中心城区的燕泉河等5条河流,将水系整个“串”起来。
  
  王仙湖、苏仙湖、爱莲湖建立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核心区域建成水库1座、人工湖泊8座,形成了近2万亩的水域面积。河湖连通工程,不仅能提高河湖水的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还增加了城区湿地面积,提高了城区排涝能力。此外,郴州市通过打造系统水景,建成总长110公里的西河生态风光带,成为继湘江风光带之后湖南省唯一的一条统筹城乡发展亲水风光带,全市形成了“一轴五带、十城百景”的水生态美景。  

郴州市的河湖连通工程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高城区排涝能力。

郴州市的河湖连通工程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高城区排涝能力。

  【亲友团】 连通工程让水系“串”起来、活起来
  
  郴州市区石虎大道以南,东河-秧溪河水系连通工程正在加紧修建,即将竣工。该工程利用东河金田湖和秧溪河刘仙湖之间的地势高低,开凿出人工运河:金田渠。金田渠长1600米、宽10米。郴州市水利局水资源科科长曹翀介绍,通过进出口闸门控制,连通工程可使两个湖的水双向流动、水量互济。
  
  郴州市从2012年特别是2013年7月被水利部列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探索了一条具有郴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其中,把水系“串”起来,规划建设“引郴入燕”等8处水系连通工程。

  【成绩单】 今年开展19大类107个具体项目建设

  2015年,郴州市湘江保护工作围绕“控制源头、畅通河道、保障水源、修复生态和建章立制”5个重点,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加固、城镇污水处理、造林绿化、矿山复绿等19大类107个具体项目建设。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66%,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48万公顷,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4.74%。2014年全市完成造林55.02万亩,三年累计要完成新造林171.1万亩。
  
  郴州明确了湘江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截至2015年6月,全市共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94座,解决流域内饮水安全人口38.89万人;淘汰落后产能工业企业12家,关闭流域内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50家;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238.09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完成矿山复绿61家、620余公顷。(根据《郴州日报》、郴州新闻网等公开报道整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