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创新群团工作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唐婷 陈昂 乔伊蕾 编辑:胡芳 2015-12-09 09:01:02
时刻新闻
—分享—

徐文龙
  汤立斌
杜亚玲
徐宏源
  江波
  汪涛
  刘克利
刘志仁  
  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张目 摄

  

  12月8日,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这是湖南首次召开高规格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释放出进一步加强群团工作的强烈信号。
  
  依靠群团组织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一大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是值得思考的重大命题。
  
  会上,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长沙市、怀化市、平江县、湖南大学、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负责同志分别作典型发言,给出了他们的思考和实践。
  
  与千万职工心连心、共呼吸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文龙
  
  工会是群团组织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湖南有1200万职工,工会的使命,就是高举党的旗帜,紧贴全省千万职工群众,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奉献光和热。
  
  工会是广大职工的娘家,要与职工心连心、共呼吸。多年来,省总工会聚焦企业改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坚持开展“双联”帮扶活动,近3年来,帮助3945家企业减亏、增效,帮助一大批困难职工脱贫;坚持开展以“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为内容的“四季送”活动;连续开展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集中行动,如,秦希燕和他的律师事务所多年来为两万农民工免费依法讨薪2.3亿元;扎实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全省85%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制度,职工“四权”得到较好落实。
  
  群团工作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省总工会通过开展大量的劳动竞赛活动,培养了大量身怀绝技的“湖南工匠”,使许多基层生产第一线的工人脱颖而出,努力让这些“行业明星”、“劳动明星”香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真正拉近群团工作与普通群众的距离,与群众打成一片。
  
  提高“懂青年”、“为青年”、“聚青年”的能力
  
  团省委书记汤立斌
  
  今年11月,团省委在长沙理工大学举办了一场“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青年典型分享会,“切糕王子”阿迪力·麦麦提吐热,湖南“最美基层团干”张瑞颖等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让现场聆听的青年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3年来,省级共推选宣传各类青年典型390人,他们对我省青年创新创业、结对帮扶等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引领是灵魂”、“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意识,帮助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
  
  今后,我们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懂青年”、“为青年”、“聚青年”的能力,倾听青年心声,了解青年需求,与青年交朋友;秉承“为青年服务”的宗旨观念,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服务青年的常态化制度,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创新组织和工作方式,将青年凝聚成一股积极有序的力量,紧紧追随党的事业,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真心服务
  
  省妇联主席杜亚玲
  
  12月8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省妇联全体干部和志愿者们深入驻村帮扶点——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湴塘村,开展了一场“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巾帼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暨精准扶贫系列活动。大家走进28户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进行了扶贫慰问、调查,开展了医疗、法律、心理咨询等服务活动,还为村民们牵线搭桥,把特色无公害农产品推向大城市、大超市。
  
  虽然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但与乡亲们结下的那份情谊特别暖人心。我们只有实实在在深入基层,才能深刻体会基层妇女儿童的情感状态、困难之处、兴趣所在,使她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今后,妇联将进一步向妇女新阶层、新群体拓展,重点抓好对留守妇女、儿童和自由职业、居家就业者和“全职太太”等的联系,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打造妇女创业拓业大数据平台,引导妇女兴办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扩大妇联工作兼职队伍,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真心服务。
  
  同时,将夯实妇联工作基础,提高妇联干部直面问题、化解矛盾、服务妇女的能力,创办一批惠及妇女儿童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发展在基层、受益在基层。
  
  为群团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长沙市委副书记徐宏源
  
  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必须紧紧扭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
  
  长沙市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创新群团工作,特别注重发挥互联网在群团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群团工作插上了“互联网翅膀”。
  
  共青团长沙市委积极进军网络新媒体,形成了官网、官博、官微“三位一体”的新媒体矩阵,“长沙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凝聚了12万青年,综合影响力长期居于全团前列;
  
  长沙市妇联开通“长沙女性”微信公众号,成为服务全市女性、传播新闻资讯的一个宣传平台,开设维权栏目,方便女性维权;
  
  长沙市总工会制定实施了官方网站、认证微博、微信公众号、12351信息平台融合推进的新媒体工作方案,打造多级联动信息平台。从劳资纠纷到权益保护,广大职工群众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发声,争取权益。
  
  这些,都意味着长沙党的群团工作已经迈入了“互联网时代”。
  
  群团组织只有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永葆生机活力。长沙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三个一起”:组织活动请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群众一起评议,重点解决群众最困难、最关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真正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怀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江波
  
  “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群团所能。”怀化市坚持把群团工作作为凝心聚力的大事来抓,不断创新方式和载体,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大力推进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全市近12万名职工参加医疗互助项目,600名大病致困职工和农民工得到医疗救助,1100名困难职工和农民接受免费培训。
  
  广泛开展“百千万”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建立100个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站,1000余名志愿者围绕“文明创建、交通劝导、洁城亮城”等主题为4万余群众提供服务。
  
  积极推行“手拉手”帮扶、“下岗女工再就业援助”,结对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145所、帮扶农民工子女5.9万人;近3年共募集社会资金近10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人次,捐建希望学校15所。
  
  “不全、不活、不强”是眼下群团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怀化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扩大群团组织的覆盖面,加强自身建设。通过集中学习、集中培训、实岗锻炼等多种形式,很多群团干部成了“多面手”,在实践中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团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
  
  平江县委书记汪涛
  
  平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群团组织在扶贫帮困、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
  
  在推进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中,平江十分注重整合群团组织的力量和资源,引导群团组织走出高楼大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贫困群众献爱心、送温暖。
  
  平江团县委紧盯贫困学生群体,争取“爱心一帮一”、“加多宝助学”、“亿滋希望厨房”等项目,组织开展“心得乐——穷娃盼过年”、“认领微心愿,温暖身边人”等活动,帮助1441名贫困学子实现了求学梦;平江县总工会紧盯困难企业和职工,牵头组织开展“双联”工作,积极实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系列帮扶活动;平江县妇联紧盯妇女儿童群体,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儿童快乐家园”、“温暖微行动·彩虹行”等活动,让124名贫困“两癌”妇女和4000多名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平江还着力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动员全县党员干部、社会团体、企业和爱心人士,与精准扶贫对象实行结对帮扶,今年共捐款328万元,捐物39万元,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万余个,有2.7万精准扶贫对象可实现脱贫。
  
  激发广大师生的活力和创造力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
  
  高校是思想和文化十分活跃的地方,如何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活力,让师生们有获得感和价值感,这是高校群团工作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面对教师,湖南大学有两个会:工会和教代会,都是很有力量的组织,切切实实维护了教师权益。湖大每年拨付的工会经费和教职工福利费达1000多万元,投资近900万元建设了教职工活动中心。无论是学校的重大改革,还是教职工的聘任、考核、奖惩都需要经过教代会审议。教代会上,教师代表可以面对面向校领导发问,校领导现场作答。这种形式,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现在,教代会已经成为湖南大学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渠道,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面对学生,在校党委领导和校团委指导下,湖南大学已经发展起数十个学生社团组织,各个学科、领域都有,非常活跃、非常青春、非常靓丽。这些年轻人在社团中成长,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历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年,我们通过公益创业教育、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计划、工程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计划、校企合作创新创业育人计划,已经培养出300余支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团队,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
  
  把“家”的理念根植到员工心中
  
  省机场管理集团总经理刘志仁
  
  “家”和万事兴,机场集团近年来以打造“和谐之家”为己任,从维护员工权益、帮助员工成长、激发员工活力入手,想员工所想、谋员工所求、解员工所忧,增强了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在长沙机场96777呼叫中心有一面员工园地墙,上面贴满了员工的照片、便签留言贴,这样机场管理层可以快速了解大家的想法、需求,并及时纾困解难。让关爱成为一种常态,就是为了把“家”的理念根植到员工心中,让他们真正融入大家庭。
  
  湖南机场集团老员工约1200人,而聘用工有3600多人,长期以来,报酬的差别待遇,导致聘用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归属感不强。打破员工身份界限,不给员工贴身份标签一直是集团努力的方向。只有更幸福的员工,才会有更满意的旅客和更强大的企业。
  
  集团还建立起了一套公平的用人机制,让所有员工只有岗位之分而无“身份”之别,使员工的薪酬待遇更公平,让所有人都有了机会均等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今年新增90多名员工签订了激励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500多名员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4800多名员工都成了最大受益者。
  
  湖南日报记者 唐婷 陈昂 乔伊蕾 整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