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白衣天使几乎在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患者的健康,被誉为盛开在超强辐射下的“铅衣玫瑰”。
脱下二十多斤重的铅衣,累得全身大汗,但还得继续坚持。
她们暴露在仪器、射线下的时间甚至比医生更长。
红网长沙12月18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通讯员 周瑾容 周蓉荣)身穿20多斤重的铅衣,平均五六个小时的站立,单次手术暴露在强如1000次X光片的辐射下……这不是《钢铁侠》里的托尼斯塔克的桥段,也不是《绿巨人》里无敌浩克的疯狂,而是介入手术室里娇弱而普通的放射护士真实的工作写照。为抢救病人,这群白衣天使几乎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患者的健康,她们被誉为盛开在超强辐射下的“铅衣玫瑰”。
12月18日,中华放射学会第一届放射护理学术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开幕式上,由湖南省人民医院策划、作词、演唱,由该院放射介入护理人员及家属本色出演的《铅衣玫瑰》MV首发。写实而震撼的场景、悲情而动人的幕后,让现场2000多名参会人员感动落泪。记者也借此,走近了这群身穿“盔甲”、与辐射共舞的“铅衣玫瑰”。
有多危险?
做一台手术相当于拍1000次X光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疾病的治疗手段不断创新,其中创伤性小、并发症小的介入医学逐步受到重视。如今,为了让患者避免开刀,一些医生选择给病人做介入手术,通过微创手段达到更好的效果。
问题在于,介入手术不得不在强辐射下进行。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每次手术都必须头戴铅帽,身穿二十多斤重的铅衣,脖子上还套上铅圈。即使这样,一台手术下来,所“吃”的射线相当于普通放射科医生护士一年的量。为了守护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她们承受射线的辐射,奋战在手术室,双手和胳膊常年暴露在X光下。
“我们一边‘吃’射线,一边做手术。一台心脏介入手术一个小时,一台脑梗手术一个半小时,每次做完手术,脱掉铅衣,发现手术服被汗水全浸湿了。”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姚袁晖此前接受采访时说。
铅衣护士李菊花坦言:“患者检查身体时,会尽量避免拍胸片,担心有X射线辐射。而我们常年要在X射线的环境中工作,介入医生平均一台手术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拍1000次X光片,一年下来相当于拍了50万张X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换病人的生命。
深情讲述
护士长李玉辉:累得昏倒了爬起来,连续工作16个小时
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外,有一个专门的衣服架,上边挂着不同颜色的防辐射铅衣。一整套铅衣看上去像连衣裙,加上铅围脖,医护人员的关键部位都能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手术操作时,医护人员的双手、小腿以及头部都暴露在射线下。
正因为如此,介入护士不同于普通的护士,她们是介入手术室里经过特殊培训后,获得了放射证和介入培训证的专业护理人员。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共有11名介入手术护理人员。这11位“铅衣玫瑰”承担了该院介入复合手术部的全部手术。
护士长李玉辉就是其中一员。采访约了很久,刚刚坐定,手机铃声就不断响起,她飞速地安排完各项工作,谦虚地说:“我们手术室所有的护士都一样,我没什么特别的。”介入复合手术部每天的择期手术常常达40台,李玉辉早晨7点开始工作,为确保手术病人的术中安全和介入耗材的及时使用,精神高度集中,常常顾不上喝水和休息。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李玉辉持续工作到下午3时,突然晕倒,其他护士帮忙抢救时,脱掉她身上的二十多斤的铅衣后,发现她已是头发浸湿、汗流浃背。经上氧、补液等处理后,李玉辉恢复意识,科主任下令让她休息,她却说:“手术没有结束,我不能下班!”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至晚上11点,所有手术做完,李玉辉才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手术室,此时她已连续工作16个小时。
女主角何喜美:我才30岁,却像个老太婆
何喜美是《铅衣玫瑰》MV的女主角,采访中她向自己打趣道:“我才三十出头,就已经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了。无意中我就会捶捶腰,同事都笑我像个老太婆。”
何喜美告诉记者,她是一年前调来介入复合手术部的。她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介入护理如此艰难。
“我自己体重也就50公斤,第一次穿上铅衣的时候,走路都很困难。”何喜美工作很出色,调到介入手术室才1年,现在几乎可以跟台所有的介入手术。但她也有自己的遗憾。2015年过年,她一个人值了5天班,正月初一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做了6台急诊手术。国庆7天假,她上了6天班,最多的一天做了10台手术。“家里人都想留我一起过年,但我想,科室和病人更需要我。”停了一会,何喜美眼角泛起泪花:“只是心疼我的小孩,上次幼儿园中班,亲子运动会中,全班同学的爸爸妈妈都陪孩子参赛了,只有我的孩子没人陪。”
今年5月22日,是女儿的生日。一个多月没见女儿的何喜美想赶回常德老家陪孩子过生日,因头一天加班太晚,没休息好,早早起床开车上高速,路上出了车祸,车辆完全报废,幸运的是她只有轻微脑震荡和脸部擦伤。“我总是想,能这么幸运,一定是和我的工作性质有关,护士经常救死扶伤、帮助别人,上天才会这么眷顾我。”
护士李菊花:为抢救病人,站在了辐射最强的地方
听了她们的故事,记者忍不住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呢?”
“也没什么,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抢救病人是很紧急的事情,来不及想那么多。”李玉辉说道。
“的确是来不及多想的。”一旁的另一位铅衣护士李菊花接过话,“在手术的过程中,一般医生都在全身心地投入治疗,关注手术过程,对于病人的生命体征,护士重点负责监测,要有预见、应变和急救能力。当病人突发卡血、呕吐等状况时,为避免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护士必须走出有铅屏罩的防护,站在最靠近DSA机头的地方,也就是射线量最大的地方进行救治。这让我们比医生受到的威胁更大。”
“你们会担心吗?”
“当然会,但真正出现紧急情况时,根本来不及考虑那么多,只要病人不出状况就好。考虑得太多,会来不及救人的。”
李菊花告诉记者,虽然铅衣有二十多斤重,但很多时候即使没有手术,她们也不敢脱下来。“医院已开通急性心梗、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急诊绿色通道,还有很多血管疾病都很危急,我们必须随喊随到,分秒必争,铅衣穿脱费劲,为了抢时间,我们不敢脱。”
铅衣也只能保护身体重要部位,手、脚、脸部都暴露在外,这导致李菊花经常会感全身乏力、头昏、精神差等。李菊花坦言,白细胞数量骤减、掉头发、经常感冒、静脉曲张、肩颈劳损等,简直就是这群“铅衣人”的常见病。
副院长向华:拍MV,向“铅衣玫瑰”致敬
“介入医生辛苦、不容易,可是,还有比我们更辛苦、更不容易的人,她们就是介入护士。”知名介入血管外科专家、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教授动情地说:“介入护士在工作之外也是最普通的人,她们是孩子渴望时时陪伴的母亲,是丈夫眼中千娇百媚的妻子,是父母身边撒着娇的掌上明珠,但她们不得不以娇小瘦弱的身躯,同样和我们一样穿着二十几斤的铅衣,每天坚守在布满射线的手术间,陪伴、配合着我们做手术、救病人。皮肤变老了,两手变粗了,腰椎劳损了,双腿站肿了,我从来没看到她们哼过一声,抱怨过一句。她们,就是在我们身边默默绽放着的玫瑰,芬芳四溢,却总是默默无闻。这便是《铅衣玫瑰》的创作初衷。”
目前并没有能够完全抵抗射线辐射的办法,医护人员只能长期暴露在辐射范围下,并尽可能地降低辐射损害。“坦白讲,我以前非常挑食,但现在不一样了,为了身体健康,什么都得吃。”何喜美说,除了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注意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医院也对介入手术室工作的人员的射线辐射量进行监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放射计量卡,会定时收上去进行检测,看放射量有没有超标。”
据中华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秦月兰介绍,像何喜美这样的介入护理人员还有很多,他们长期站在手术台一线,禁受辐射损害,是在用“生命”抢救“生命”。“我们希望通过成立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在保证病人诊疗安全、提高放射诊疗效果的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