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泗南峪:美在深山有远朋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陶园 2015-12-25 08:51:1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由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主办,省人大民侨外委、省发改委、省民宗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文化厅、省住建厅、省扶贫办、省旅游局、红网承办,各市州相关单位协办的湖南省第二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评选活动,经网络推荐投票,组委会审查确定20个村镇为下一阶段候选村镇。近日,红网记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用镜头记录特色村镇的田园风采和民俗魅力,推出《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系列报道,今天推出——

泗南峪风雨桥

泗南峪民俗文化

泗南峪民俗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红网专题:第二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评选活动

  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张家界报道
  
  所有的美丽村落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远离城市中心,远离现代工业文明污染,或潜深山,或藏林海。
  
  张家界天子山镇泗南峪村就是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当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间道路驱车几个小时,才在一片惊愕与艳羡当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泗南峪村地处张家界西北部,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1122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089人。村民们都说,这里是一个浓缩的土家王国。
  
  自公元前611年开始,泗南峪土家族先民就以姓氏聚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春节过赶年,农历四月初八祭牛王节、六月初六晒衣节、哭嫁等都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当我们踏进泗南峪村,悦耳的鼓声与唢呐声早已从远处飘来。这颇具地方特色的阳戏,来源于生产的摆手舞、媷草歌,用于祭祀的茅古斯舞、铜铃舞,用于节日娱乐的闹花灯、吹木叶、三棒鼓、围鼓等,都从土家老人和小孩们的眼神里、嘴里、肢体语言里鲜活了起来,拥有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张力。
  
  他们并不是因为迎接谁而翩翩起舞,他们也不是为了讨好谁而响亮歌喉。歌舞早已是乐观开朗的土家儿女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手舞足蹈中,快乐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建筑承载着传统文明,也最能反映民族特性。泗南峪的土家先民结合地理条件,在建筑上顺应自然,依山就势,形成了独特的土家风格。走在泗南峪村街上,土家族封火墙风格与吊脚楼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房屋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为挑方大披檐,第二层走廊为吊脚柱和花格栏杆。雕花木格窗户,木雕大门,外墙面贴青砖或装板壁,屋顶为坡屋面、小青瓦、白檐头,浓郁的民族风情别有一番风味。
  
  泗南峪是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北大门,比邻举世闻名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虽然远离城市中心,但它美在深山有远朋,在我们进村的路上,进村和出村的小轿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村里负责旅游接待的工作人员说,每年从泗南峪进入景区的游客有几十万人,在泗南峪停留的有5万多人。
  
  泗南峪有御笔峰、西海石林、将军岩等标志性景点,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誉。贺龙元帅长眠于此,向王天子的传说人人传唱,伟人与青山相伴,历史与现实交错。
  
  依靠这一优势,旅游成为泗南峪的支柱产业,这里有特色客栈23家,农家乐4家,运输公司1家,土特产超市4家,年实现旅游产值1080万。在发展旅游业同时,泗南峪加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办了泗南峪剁辣椒厂,采用企业+基地的模式,带动群众种植和加工朝天椒,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成为武陵源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为了传承并保护好土家文化,天子山区、镇两级政府投入资金,实现了街道美化与亮化,对全村40多栋房子进行民族化包装,改造有线电视、电信网络,实现有线电视、互联网户户通,修建了泗南峪阳戏台,组建一个阳戏团和两支土家族文艺表演队。
  
  来泗南峪旅游,有戏有歌舞,也有电脑有WIFI。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表演,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无论是徜徉老街店铺、书苑画廊,还是漫游手工作坊、茶铺酒肆,泗南峪,这个独特的土家风情村落,都将带给你美的享受!

[NextPage]

  泗南峪简介:
  
  泗南峪村地处天子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2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089人。境内风景独特,生态完善,是进入武陵源核心景区的北大门。近年来,泗南峪因其便利的交通与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湖北、四川、重庆等自驾游客的首选地之一。
  
  泗南峪的土家先民们结合地理条件,在建筑上顺应自然,依山就势,形成了独特的土家风格,然而因战火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泗南峪境内土家族古建筑及民居损毁严重,但土家族整体建筑封火墙风格与吊脚楼风格却得以传承,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为挑方大披檐,第二层走廊为吊脚柱和花格栏杆,房屋有雕花木格窗户,木雕大门,外墙面贴青砖或装板壁,屋顶为坡屋面、小青瓦、白檐头。
  
  自公元前611年开始,泗南峪土家族先民就以姓氏聚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例如土家族节日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腊月二十九,月小腊月二十八),祭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晒衣节(六月初六)等;风俗有哭嫁;土家民俗文化以大量的歌舞为主,有颇具地方特色的阳戏,来源于生产的摆手舞、媷草歌,用于祭祀的茅古斯舞、铜铃舞,用于节日娱乐的闹花灯、吹木叶、三棒鼓、围鼓等;土家美食以“酸、香、辣”著称,如三下锅、泥鳅钻豆腐、酸酢肉、酢鱼;还有传统工艺酿酒、雕刻、织锦等。哭嫁是土家人婚礼上的序曲,土家姑娘哭嫁主要是表达伤离别、念亲恩;换身份、忧前途、怨婚姻、骂媒人等心情。并流传有专门的“哭嫁歌”,也是一门传统技艺,现多用于表演,让游客身临其境感知土家文化和婚嫁习俗。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