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山界回族乡:蔗糖香飘数里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双林 编辑:胡芳 2016-01-01 09:38:4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由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主办,省人大民侨外委、省发改委、省民宗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文化厅、省住建厅、省扶贫办、省旅游局、红网承办,各市州相关单位协办的湖南省第二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评选活动,经网络推荐投票,组委会审查确定20个村镇为下一阶段候选村镇。近日,红网记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用镜头记录特色村镇的田园风采和民俗魅力,推出《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系列报道,今天推出——

民族村入围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村镇前20强候选名单。12月26日,湖南省民宗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范文彬(右二)带领的考察组在山界回族乡马氏牧业考察。

民族村入围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村镇前20强候选名单。12月26日,湖南省民宗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范文彬(右二)带领的考察组在山界回族乡马氏牧业考察。

山界乡制作纯手工红糖的作坊。这里的工艺,已传承数百年。

山界乡制作纯手工红糖的作坊。这里的工艺,已传承数百年。

刮糖,糖浆冷却后,就是大的红糖块。

刮糖,糖浆冷却后,就是大的红糖块。

回族风味小吃油香。原料以糯米、面粉为主,用香油炸成。趁热蘸红糖粉吃,精美可口。回族油香种类多,代表不同的意义。

回族风味小吃油香。原料以糯米、面粉为主,用香油炸成。趁热蘸红糖粉吃,精美可口。回族油香种类多,代表不同的意义。

回族乡,舞蹈的回族女孩。

回族乡,舞蹈的回族女孩。

  专题报道:最美湘村——第二届“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评选
  
  时刻新闻记者 彭双林 邵阳隆回报道
  
  初冬,正是湖南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熬制蔗糖的好时节。这时,每家每户都忙着收割甘蔗,红糖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村子上空,香飘数里。
  
  山界乡的红糖来自世代流传的古老红糖作坊,已传承数百年。在山界乡民族村里的马氏糖厂,我们见到了最原生态的制糖工艺。
  
  首先是榨汁。甘蔗经过榨汁机,甘蔗汁被收集至糖槽。然后是“连环锅”熬糖。甘蔗汁去除杂质,须用大火熬煮,待糖水开后去除浮沫。继续熬煮,随着水分蒸发,得到纯度和浓度最好的甘蔗汁。
  
  熬糖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很大的讲究,特别是在火候的掌握上。熬制红糖一般都有三个制糖师傅边搅拌边观察成色,糖水入口成沙为宜,火不停,锅不停。困了,轮流坐在凳上打个盹儿。
  
  一直到糖浆水具备了结晶的浓度,这个时候糖水颜色呈暗红偏黑。出锅。铺开一卷竹席,四周用木条垫上,防止糖浆外流。说话间,“哗”地一声,制糖师将一锅糖浆倾倒在了席上。另外两位制糖师分站两侧,拿着糖耙迅速将糖浆刮匀。“天气冷,刮糖的速度得快,手法还要到位,不然切出来的红糖就会薄厚不均。”
  
  糖浆逐渐在席上凝固成了一个大糖块,趁着还未干透,制糖师拿起特制的糖耙,将糖分切成小块。待冷却,即可出糖。
  
  “《本草纲目》中记载,土红糖的基层物理性状为‘凝结如石,破之如沙’。山界的红糖,从横截面可以看出,有明显的纱线。所谓‘纱线’,是指中间比外侧明显浅色的部分,红糖的药效和保健意义就在于此。”马师傅制作红糖数十年,继承了这个行当最精湛的手艺。他介绍,纯手工红糖因为产量低,过去,在山界,村民们并不舍得外卖,只供家里孕妇或者老人滋补用。如今,随着产能的逐渐提高,前来村里买糖的客户络绎不绝。
  
  在民族村里的清真东寺,我们得到了最盛情的款待。村民端上了刚出锅的油香,这种用糯米和面粉炸成的回族风味小吃,蘸上纯手工制作的红糖粉,入口酥软,唇齿留香。
  
  山界是湖南仅有的2个回族乡之一,而民族村是最能体现山界回族特色的村。民族村前村支书记马日初介绍,如今民族村里的清真饮食逐渐形成特色,货真价实的清真牛羊肉,纯正原味的菜籽香油,原生态养殖的泥鳅等,使民族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清真肉食集散地。坐在狮子岭上,品尝红糖油香,俯瞰民族村全景,远眺隆回县城,成为众多游客的休闲方式。
  
  [NextPage]
  
  山界回族乡民族村简介:
  
  山界回族乡民族村地处山界回族乡北面,为乡政府机关所在地,距隆回县城5公里,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428户,1720人,其中回族1350人,占全村人口的78%,是山界回族乡回族人民主要居住地之一,民族村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浓厚,随着生产、生活对外交往日益广泛,与汉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一、民族文化特色显著
  
  一是宗教信仰。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称其基本信仰为“六信”为“伊玛尼”,六信主要有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后世、信前定。
  
  二是特色建筑。回族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清真寺上。民族村有1座清真寺,名为清真东寺,是举行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开展经堂教育、弘扬伊斯兰文化的基地。清真寺在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上融入了汉族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
  
  三是风俗习惯。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回族的风俗习惯在语言、服饰、饮食、丧葬、节日、礼仪、婚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第一,语言方面:民族村回族通用汉语汉文,但在宗教生活和经堂教育中,仍用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来念诵或书写《古兰经》,在日常生活和回民内部交往中,一直保留使用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第二,服饰方面:回民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戴白色或黑色无沿礼帽,妇女戴黑色头布。民族节日、礼拜、宗教生活以及在履行宗教仪式的场合,回民多戴白帽。节日里,在清真寺举行会礼时,阿訇和信教虔诚的回民,还要用长幅白布缠在头上,妇女则把盖头布从头顶披到肩上,扣在颌下,只把脸部露在外面,具有独特的伊斯兰教风格。第三,饮食方面:回族有着严格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其讲究食物的可食性、清洁性及节制性,民族村具有回族特色的清真肉食(牛肉、羊肉等)及清真小吃(油香等),深受周边各族人民的喜爱。第四,丧葬方面:回族丧葬按伊斯兰教的习惯进行,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丧事从速从简,节俭办丧;二是丧礼不分等级;三是不带贵重物品陪葬;四是实行土葬,不用棺材;五是墓不择地,葬不择时。回族的丧葬习俗,是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它体现了淳朴节俭的民族风尚。第五,节日方面:回族每年有四大民族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法图默节。在这四个节日里,广大回民和阿訇都要沐浴净身,穿上节日的盛装,一起前往各清真寺参加节日活动。第六,礼仪方面:回族很讲究礼节,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道“色俩目”,向长辈问好,长辈也礼貌地向晚辈回“色俩目”问好。客人到家入座时,按辈份年龄入座,长者在前,晚辈在后,并不得在客人面前走动。吃饭时,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向客人倒水、加菜时,要向内拨、倒,很忌讳反手向外拨倒。第七,婚姻方面:回族一般在本民族内部通婚,旧社会,回族很少与汉族通婚,即使与汉族联姻,也必须汉族一方答应“进教”,愿意接受并遵守回族生活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汉通婚已很平常,即便如此,回族人民的婚姻习俗还是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即要经过做媒、定婚、结婚、回门四个阶段。
  
  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民族村是“三辣”和龙牙百合等山界特色产业的主产地之一,“三辣”种植已有多年的历史,“三辣”产品具有出色的食物和药用功能,虎爪生姜因形似虎爪而得名,其颜色鲜,脆嫩多汁,清香微辣带香甜,营养丰富,并有保健及药用价值,可提炼姜辣素;红皮大蒜瓣型美观,辛辣和芬香味高于一般,可以抗病毒,对多种病毒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可提炼大蒜素;宝庆辣椒以色红味辣而著名,口感极佳,是很多食品调味料和工业添加剂的原料,“三辣”产品的开发和加工大有潜力。龙牙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用,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的珍贵食品,百合加工也已初具规模。以民族村为中心全乡种植甘蔗达800亩,甘蔗制糖和甘蔗制酒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村的清真牛、羊肉远近闻名,吸引了大量的食客前来用餐和购买。
  
  三、今后打算
  
  1、加强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加大对清真东寺的整治、维修和保护力度。帮助支持回民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回族婚礼、回族丧葬及回族语言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保护修建好传统民居。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加强民族村传统民居的保护,对遭到破坏的建筑进行维修和新建。
  
  3、落实民族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在民族村修建民族文化中心,为民族村文化事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推动民族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组建回族民俗风情艺术团。改变思路,集中精力,将民族村回族特色文化歌舞、艺术表演等活动办好,并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回族文化,感受回族人民的热情,吸引更多的目光聚集在这里,为树立旅游品牌打开窗口
  
  5、发展特色清真食品。民族村的清真食品以清洁、质好、味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依托这些传承不息的经典食品,用心经营和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扩大美食吸引力。
  
  6、建立民俗风情一条街。以民族村为中心,在现有街道建设的基础上,高标准组织好民俗文艺表演,极力打造清真饮食、民族风情、休闲娱乐、民族小工艺品于一体的“民俗风情一条街”,开放清真东寺,对外展示回族的宗教文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