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1岁小学生写文言文成“网红” 父亲婉拒媒体采访

来源:红网 作者:何春林 编辑:周芬 2016-01-07 09:25:1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早前报道:株洲11岁小学生文言文网上走红
  

余晗睿作文原稿(点击翻页查看原文)

  红网株洲站1月7日讯(株洲晚报记者 何春林)株洲天元区白鹤小学六年级的余晗睿考试时,写了一篇名为《父母之教》的作文。这篇600余字的作文是用文言文写的,被阅卷老师上传网络后火爆朋友圈。
  
  余晗睿今年11岁,他的作文见报后引起了关注,他因此成了一名“网红”。
  
  网友对他爱好阅读的行为点赞
  
  1月2日,株洲晚报微信转发了该报道,转发量达到了7000人次;随后,腾讯网、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都转发了该稿子,省内的一些传统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孩子的爸爸余建平说,这几天,陆续有媒体联系他,希望采访余晗睿。
  
  “我不想儿子频繁地被报道,影响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余建平说,他婉拒了一些媒体的采访要求,希望大家给孩子一些空间,毕竟孩子年纪还小,担心成为“名人”后会“飘飘然”。
  
  记者注意到,余晗睿其人其事也引起了网友们热议,许多网友对他爱好阅读的行为点赞。网友“油纸伞世家之子”:善哉,可器之材;网友“目对目是草将”:自古英雄出少年。
  
  与此同时,一些网友也认为余晗睿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书呆子”、童年生活不快乐、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妥……
  
  声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的成果
  
  “学文言文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是想让他通过诵读经典,了解古人的智慧。”余建平说,当初之所以会引导孩子读文言文,是希望孩子从小明白一些修身处事的道理,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当然,孩子有兴趣读、乐意读是前提。因此,他没有给孩子报文化补习班。
  
  白鹤小学校长刘容认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的成果。“家长兴趣上引导,孩子本身去领悟,就会越学越有味。”刘容说,学校有很多的展示平台,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学校同时也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学校家庭必须合一,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刘容说,小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的不多,靠内容或家长强制去培养兴趣很难,首先要孩子本人愿意读。
  
  针对网络上褒贬不一的评论,刘容觉得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表现,不必较真。
  
  作家王亚看了余晗睿的作文后说,小孩子愿意读古文是一件好事,只要小孩子有兴趣,不一定要全部懂意思才去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因为古籍内容正面、负面内容都有,家长和学校要正面引导。

[NextPage]

  《父母之教》 余晗睿
  
  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为重。
  
  予自坠地,父母皆随我。不论何时,其皆给我以关怀。吾父者,读圣贤之书而教我,共探讨论述,以行为举例,以实事告我,常引经据典,真“无所不知”也。日日夜夜,总是如此,多年以来,决无丝厘间断。既如此,吾成绩拔高,品学俱升,亦不足为奇。
  
  吾母者,予敬而爱之。思一日,其足下有疾,仍接我下学,面如白纸,手指微颤,却与我谈笑风生,不作痛苦之状,是不令我担心也。
  
  父母之陪伴,使我心中温暖不已。吾常思一人如无父母随行,又有何乐可言?又有何心思可置于学习、事业之上?
  
  阅读,富人也。前日,予执一名贵衣物,大加显摆。父见,厉声斥我:“名贵和用?到头空。不如读经典之书,充实自己。如人人求名,人人逐贵,斯不仁者生也!”
  
  吾受教,阅读之。但觉天下之事,尽皆藏于书中。当手不释卷,名亦何贵?止空虚之物无用之物也。
  
  吾母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中之人物性格,悲欢离合,令吾唏嘘。常有不懂之处,即求教于父母,后豁然也。遇好段落、美文,则予背诵之。温公常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此父母之陪我读书。
  
  习惯者,人之大本也。早起者,吾母之所致也。忆童稚时,吾无懒觉,母日日叫我之功也;如不从,则鞭打我。礼者,吾父之所致也。吾口一吐脏字,父之呵斥即来。父曰:“人无礼,何以立?何以为人?礼自成习惯,则吾无忧矣。”是也,人如无良好习惯,则不为人耻焉!
  
  伴,人之情也。读书,明理也。习惯,所以修身养性也。此皆父母之教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