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长株潭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崛起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王娉娉 2016-01-23 09:23:43
时刻新闻
—分享—

  制图/张丽

  导读

  长沙、株洲、湘潭,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中日益紧密相携,铸就了一个以“创新”为灵魂、“担当”为本色、享誉中外的“金三角”。

  长株潭已然成为湖南发展的“经济引擎”、“核心增长极”,长株潭还将引领湖南谱写新的辉煌与传奇。

  在新常态下、世界经济格局中,如何推进长株潭进一步提质、转型、升级发展?应本报邀约,著名经济学家张萍、刘茂松撰写了精彩务实的对策建言——

  张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十三五”时期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长株潭作为两型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经济转型升级和迈向中高端水平上应走在全国前列,并以此实现新崛起。

  1

  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智能转型绿色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

  目前,不论自主创新,还是“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以及整个湖南都居于全国前列,但对比“中国制造2025”、智能转型目标来说,还相距甚远。需要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以湘江新区为引领,加快培育中西部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向智能转型、绿色发展转变升级。

  因此,建议把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作为智能转型先行区来建设,将两者结合起来。智能是产业向高端演进的引擎,谁抢占了智能制高点,谁就能占领产业链上游的主导地位,就能加快自主创新、形成智能新优势。建议把工程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成套装备三大装备制造优势产业作为智能转型的重点;将长株潭三个高新区、三个经开区作为智能转型的先行园区来建设,扩大物联网、互联服务网与制造业融合应用试点,加快嵌入式软件创新与应用,带动全省制造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

  2

  对应“工业4.0”发展方向,抢占战略制高点

  在过去20年中,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将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因此增加值中工业部分占比大幅度下降。

  但德国变化不大,工业占比始终保持25%以上,并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工业的智能化水平。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了将“工业4.0”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战略,其要义就是将物联网与服务网融合应用以推进“生产智能化”。这是继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据德国工程院分析,实现“工业4.0”升级,生产效率可提升50%,能源消耗可降低50%。

  “中国制造2025”,正是针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新动向,谋求与主要制造强国基本同步。2014年12月签订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强调: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德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长株潭作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也应对应“工业4.0”发展方向,搭建“工业4.0”合作平台。已与湖南建立合作关系的德国黑森州,有处于“工业4.0”引领地位的西门子、快速向“工业4.0”发展的大众制造和众多智能型中小企业,以及多所应用技术大学、多个研究机构。建议将湖南与黑森州的合作关系提升为共塑创新的伙伴关系,在长株潭适宜地区建设一个中德合作产业园区,成立由中德双方企业、科研机构参加的智能科技联盟,在智能研发、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标准等方面开展合作,政府要做好“搭桥”“ 搭台”、服务和政策支持工作。要努力构建智能产业新高地,使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智能转型先行区、示范区和创新驱动增长极。

  加快智能转型,根本在人才。要尽快完善多层次多类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培养更多专业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二是培养更多跨行业复合型人才。智能转型的过程,就是实体的物理系统与虚拟的网络系统融合发展不断走向纵深的过程,需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产业领军人才、企业领导人才、工程师人才等;三是由于产业周期缩短、知识更新加快,必须发展继续教育。

  3

  全面推进一体化要迈出大步子

  长株潭一体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了全面推进一体化的时候了。

  不改变行政区划条件下的全面一体化,大体上包括三方面:生活、生产、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基础性设施建设的一体化规划布局、建设、接轨;经济要素市场化的一体化。经济、生产要素在三市之间应做到“零”障碍流动,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要实现上述各方面由非一体化到一体化的转变,需要破旧立新、改革体制机制。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大都市区的模式以及长株潭30多年来推进一体化的历史经验,可考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要有一个超行政区划的权威性政府协调机构。长株潭能够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中走在前列、发挥出示范和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我们设立了一个超行政区划,统一顶层设计、协调实施推进的两型试验区工委和管委会。建议扩大其职能,增加统一规划、协调推进全面一体化的职能。

  第二,建立长株潭各市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一体化机制。要一个一个部门、一个一个领域协同破旧立新,推倒行政体制的隔离墙,建立接轨、一体化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把全面推进一体化落到实处,从整体上提高长株潭的聚合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实现新崛起。

  (作者系“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首倡者,研究员。曾任省社科院副院长,现任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名誉会长)

  ■链接

  始自“六五”的长株潭一体化

  1982年12月,张萍在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以提案形式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综合改革建议,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1983年9月,国家体改委将这一建议列为国家“六五”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重大项目之一。

  1984年11月,湖南省委召开常委会,决定采纳张萍建议,成立长株潭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启动了中国第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

  1987年末,由于社会认识不一致,一体化停顿下来。直到1997年重新启动。

  1998年,湖南省开始编制和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五同”规划,即“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

  2007年12月,长株潭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市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3年12月,长株潭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2008年到2015年,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走过了打基础、做顶层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以及向纵深推进、凸现成效的第二个阶段。自2016年起,将步入“三个率先”新阶段——201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长株潭到2017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率先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NextPage]

  抓住“第二种机会窗口”向绿色创新发展升级

  绿色发展及其产业技术革命可能就是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下行并进入繁荣的新动力,也是湖南经济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契机; 我们应以长株潭为主要平台,深耕绿色产业技术革命。

  刘茂松

  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即由以往的资本主导转化为消费主导。从本质上来看,需求创造的基本取向就是立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优化供给结构,打造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及产品,全面形成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充分发挥核心增长极作用,推动湖南工业化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跨入全国第一方阵,传统农业省历史性地进入了工业社会。但我省发展中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是传统高碳产业占比较高,经济质量和均量水平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偏低。此外,区域发展也不平衡,全省还有近600万人口尚未脱贫。引领我省从粗放增长方式向低碳可持续集约增长方式转型,是深化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由高碳的粗放发展向低碳的两型发展转型,其实质就是目前正在全球兴起的绿色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性。在现代经济学中,资源不仅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还包括了自然环境这个极其重要的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历史使命,就是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持续增长的需求,这也是绿色发展的宗旨。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两者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信息产业革命,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长周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长周期下行阶段的到来。这个阶段正好与我国历经改革开放30年高增长后的结构调整阶段重合并产生相互影响,使中国经济进入了速度换挡、动力转型、方式转变的发展新常态。根据经济周期规律,我们分析预判,绿色发展及其产业技术革命有可能就是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下行并进入繁荣的新动力,也是湖南经济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契机。

  世界经济进入绿色发展的产业技术革命阶段,对于湖南这个处于后发赶超的发展中地区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会窗口。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和苏蒂根据历史经验,提出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一种是当某种技术体系在发达国家趋于成熟后,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对其进行追赶,这种追赶方式被称为“第一种机会窗口”。由于发达国家已占据技术创新制高点,发展中国家无论怎样追赶,也难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和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追赶真正具有意义的,是处于酝酿阶段的新技术革命所提供的“第二种机会窗口”。后发国家如果发挥自身优势迅速进入新技术体系,就有可能把发达国家在新技术的领先地位转移到本国,实现跳跃式发展。

  在当代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中,由于支撑这场产业革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生物技术、新环境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都还处于早期阶段,湖南特别是长株潭地区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悬殊,甚至许多方面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我们还有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有位居世界前列的高端装备制造产能基础以及新材料、3D打印、超级计算、医药生物等新技术研发能力,这些都构成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机会窗口。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以长株潭为主要平台,深耕绿色产业技术革命。应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开展科技前沿推进行动,实施重大产业技术、重大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智能化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制造为超级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带动全省经济向绿色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确保湖南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

  ■ 一“智”千金

  精准扶贫应从六方面发力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教授: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不仅是党和国家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实现我省“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举措。我省应从确立精准扶贫思维、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强化社会帮扶合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扶贫考核机制、用活各项扶贫政策这个六个方面发力,早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以“三个发展同步”

  打造新湖南

   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教授:“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三量齐升”新目标、“五化两型”新路径的关键时期。基于我省作为“一带一部”的重要定位和发展战略,要确立以我省四大区域发展板块为基础的协调发展、以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改革建设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创新发展同步推进的“三个发展同步”规划新思路,打造“幸福湖南、美丽湖南、活力湖南”新局面。

  智库建设

  要警惕急功近利

  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周小毛研究员:建设好湖南新型智库是搞好资政启民的重大举措。当前我省智库建设仍存在急功近利的多、终极关怀的少,唱赞歌的多、点问题的少,注重成果的多、注重效果的少,解释政策的多、提出方案的少等问题。大力加强湖南新型智库建设,亟须警惕和克服这些问题。

  加强船山学研究意义重大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应教授:船山学是湖湘学术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枢纽中心,对于繁荣湖湘学术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价值。当代湖南船山学研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强化省内各界对船山学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把船山学研究当作振兴湖湘学术文化的学术高地和学术品牌来打造。

  来自实践的七大反腐认识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聂资鲁教授:中国在推进反腐败运动中积累的反腐经验及认识,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要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把权力关进法制的笼子里;二是要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进一步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三是要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四是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执法监督;五是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六是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七是要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反腐合作,全力追回腐败分子在国外藏匿的赃款赃物。

  媒体融合

  是广电转型发展必由之路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蔡骐教授:媒体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电视媒体转变思维、拓宽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战略支撑、拓展电视产业链的核心驱动、构建多元文化生态的框架根基。针对湖南广电面临的现实挑战,我们应从品牌定位、制播分离、运营体系、生态系统四个方面有力推进其融合转型发展。 (供稿:姚选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