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5年湖南企业技术创新报告公布 “311工程”深入推进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编辑:李子璇 2016-01-28 15:49:3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1月28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怡斌)湖南省经信委今天公布了2015年湖南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过去一年,全省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311”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实现产业化创新为目标,把创新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有力促进全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
  
  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6636.45亿元,同比增长18.8%,较全省规模工业增长快11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7.1%,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按地区来看,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排全省前三位为长沙、岳阳和常德,分别为3256.15亿元、753.81亿元和577.33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前三位为永州、郴州、岳阳,分别为40.1%、28.2%和27.7%;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比排前三位为长沙、常德、株洲,分别为28.63%、22.83%、18.69%。
  
  “311工程”深入推进
  
  2015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继续深入组织实施“311工程”(组织3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开发100项重点新产品、推进100项重点专利成果产业化),把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创造更多新的增长点,初步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组织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紧紧扣住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制定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组织发布了《湖南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太阳能光伏、纯电动乘用车、锂电池材料)》,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源向战略重点有效聚集。
  
  以具有较强研发能力或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的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提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从中遴选3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布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6)》,以企业为主导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根据统计调度,30项关键共性技术项目已累计实现研发投入11.8亿元。
  
  以具有一定研发能力或拥有省级技术创新平台的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100项重点新产品研发推进计划,培育新的增长点。2015年,百项重点新产品项目完成研发投入6.4亿元,获取专利492项,预计达产后可以实现新增销售收入68.9亿元。
  
  以创新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为主体,组织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专利发明进行产业化开发,支持100项重点专利实施转化推进计划,将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2015年,百项专利转化项目完成研发投入1.38亿元,完成生产线建设投入12.25亿元,预计年增销售收入67亿元。
  
  工业企业成为专利创造运用的主体
  
  2015年,全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26867件、授权18207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348、3083件,同比增长14.2%、20.5%;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省总量的比重分别达49.3%、53.4%。其中工业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974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58.65%,工业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主体。
  
  从地区看,工业企业专利授权总量排前三位为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为8905件、2931件和1100件。工业企业授权量增速居前三位为怀化、张家界、益阳,分别为73.8%、64.8%和31.4%。
  
  在第17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湖南获奖的26个专利中有25个来自工业企业。其中中冶长天的“一种环冷机台车”获中国专利金奖。2015年度湖南专利奖评选中,全省51个获奖专利中工业企业专利44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的“高粘着重载货运机车Co转向架”获专利特别奖。2015年,南车株洲电机、山河智能被工信部评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省经信委出台《湖南省工业领域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认定办法》,对知识产权运用成效突出,规律和效益良好,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进行省级认定。南车株洲电机、山河智能、农友集团、圣湘生物被认定为湖南省工业领域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
  
  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扎实推进
  
  全省坚持“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出台了《湖南省工业质量标杆认定办法》和《湖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认定办法》。2015年,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零部件可靠性提升实践经验”、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股份公司“高端智能电力装备综合信息集成管理创新模式经验”等3家企业被评为湖南省工业质量标杆,众泰汽车、新振升集团、泰嘉新材、迅达科技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全省继续推进工业品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全省组织培训50名品牌经理。50家企业被工信部批准为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目前我省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达159家。恒天九五重工、衡阳运输机械、湖南农友机械、忘不了服饰等4家企业荣获“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的称号。泰富重装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引领重工产品品质提升的实践经验”获得“全国质量标杆”称号。2015年,全省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93.4%,近两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4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
  
  2015年,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全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14家,认定数量居全国前列。组织开展第21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等28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对已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年度评价审核,严格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已通过评价保留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234家。湖南基本建立起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为龙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2015年,全省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81亿元,研发投入经费73亿元,R&D投入比重达3.6%,取得授权专利2371件,其中发明专利549件。
  
  依托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全省制造业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创新重大成果。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冯江华领衔的“高速、重载列车牵引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中车株洲电机“常导短定子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铁建重工“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蓝思科技“蓝宝石生产机智能终端应用”、中联重科“QAY800全地面起重机”等成果被评为2015年度湖南省制造业技术创新十大标志性成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