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防科大“网眼”每秒看100亿个汉字 可有效打击网络犯罪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编辑:何冰 2016-02-27 21:02:35
时刻新闻
—分享—

国防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陈曙晖向记者介绍“网络鹰眼”。

国防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陈曙晖向记者介绍“网络鹰眼”。

  红网长沙2月2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如何实时高效监测?国防科技大学苏金树教授团队完成的“高速网络实时多样化监测技术与系统”项目,研制出面向各种应用场景的网络监测系统,为“互联网+保驾护航”。在26日举行的湖南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得了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每秒监测100亿个汉字 有效打击网络犯罪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对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能够保障网络安全,挖掘大数据的各种应用价值。“电子鹰眼”通过帧数密集的拍摄,可以帮助人们记录肉眼看不到的细节,在网球、羽毛球等比赛中帮助选手判断球是否出界。简单的说,国防科技大学研发就是的“网络鹰眼”。
  
  有关数据统计,三分之二的犯罪案件与网络紧密相连。但随着带宽不断升级,手机上网迅猛发展,WIFI、无源光网络广泛使用,网络实时监测面临速度、移动、规模等难题。而国防科技大学完成的该项目,最高性能的系统可以每秒钟处理双向100Gbps以上的网络数据,可以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并进行数字取证。
  
  每秒100个G大概是什么概念呢?国防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陈曙晖介绍,1个G是10的9次方,大约相当于5000万个汉字,双向100个G,也就是100亿个汉字。
  
  “比如要想知道今后一段时间哪些品牌的车辆会销售得比较好,通过网络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在网上哪些型号的车辆搜索量比较高,从而预估今后一段时间它会有怎么样的销售,并进行相应的生产调配和销售推广”,陈曙晖举例说。类似这样的海量数据处理都可以通过分析得出,这也是大数据分析所需要的一种数据来源。
  
  自主研发替代解决方案 成本大大降低
  
  网络监测项目的研究都在电脑上完成,在常人看来枯燥无比的项目,对研究人员来说却是充满乐趣。走进工作室,陈曙晖向记者揭开了“网络鹰眼”的庐山真面目——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铁匣子,里面藏着各种神通广大的芯片。只要联通网络,系统就按照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操作。
  
  目前,项目组已研制出国家骨干网、移动核心网、无源光网络、网络加速卡等4大类17款流量监测设备,形成了全网系的立体监测能力。并取得15项发明专利,已授权10项。
  
  其中,多链路协议封装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替代解决方案,成本仅为进口芯片的十分之一。陈曙晖介绍说,“一个40G的Framer芯片,现在国际上的卖给我们的价格是3万块钱一个,关键是一旦你的芯片从国外进口,你的供货周期、系统生产过程将完全受制于人,我们自己做40G成帧处理的成本大概只1000多元,加上其他配套的开支,也不会超过3000元。”
  
  课题组通过与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相关成果所形成的产品已在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及常规网络监测项目中应用。此外,成果还可用于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大数据分析等流量增值应用领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