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邵县五旬支教老师为山区学生当“信使”(图)

来源:红网 作者:隆清泉 李艺平 编辑:周芬 2016-04-27 16:19:46
时刻新闻
—分享—

“信使”发信啦

我的小伙伴来信啦

给我看看你的小伙伴写了什么

  红网新邵站4月27日讯(分站记者 隆清泉 通讯员 李艺平)4月25日,又是星期一了。“叮铃铃”,伴随着下午语文课上课铃声的敲响,新邵县孙家桥中学54班的孩子们拉长了脖子,焦急地等着窗外那道颀长的身影。当来自浏阳市膏浒完小的支教老师郑仲文提着一袋子信件走进教室时,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55岁的郑仲文老师于2015年下学期从浏阳市膏浒完小来到新邵县孙家桥中学支教,支教期一年。郑老师到岗后,被任命为小学六年级54班语文老师,他逐渐了解到孙家桥中学所处的潭溪镇属于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地方上的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学校里的600多名学生有大半都是留守儿童。他执教的班级有48名学生,其中33名学生是留守或半留守儿童。
  
  郑老师很快就和孩子们混熟了,孩子们对郑老师说,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想知道外面的小朋友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那就和我以前教过的学生们通信吧!”郑老师买来信纸和信封,鼓励小朋友们给他原来在浏阳的学生们写信。54班的孩子们就和浏阳市的膏浒完小及古港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结成了对子,交上了笔友。从此,郑老师充当起了两边小朋友们的“信使”。
  
  小小的信封见证了两地小朋友们友谊的成长,54班的同学们也渐渐起了变化。一些原来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小朋友慢慢开朗了起来,时常拉着郑老师问东问西;一些原来学习不认真的同学上课也认真听讲了,文字表达能力也有了进步。该班的周淼同学悄悄告诉笔者:“爷爷奶奶有时候顾着做家事不理会我,我就把我的小秘密写进信里。当我开心的时候浏阳的小朋友也能分享我的快乐,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她就给我她的建议。郑老师上两个星期没回去,她的这封信可让我盼了好些天!”
  
  近一年来,郑老师已为孩子们传递书信二十余次,孩子们书信往来达千余封。郑老师说:“一年的支教期很短,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却很长。让学生们结对子、交笔友,主要目的是促进城乡儿童之间的交流,让城里的孩子在交流中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为农村的留守儿童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