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润泽湘中50年:韶山灌区吹响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号角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娉娉 2016-06-02 14:53:4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为韶山灌区洋潭大坝

  新华网长沙6月2日电 50年前的今天,韶山灌区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从而一举解决困扰湘中7个县(市)区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10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如今,韶山灌区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日前,从韶山灌区管理局传来消息,将在近期举办韶山灌区陈列馆修缮暨现代灌区建设招商签约仪式,从而吹响韶灌新一轮发展的号角。

[NextPage]

  中南地区最大水利工程 造福于民

  韶山灌区工程于1965年7月1日正式开工,10万建设大军,经过10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斗,1966年6月2日,中南地区最大水利工程——韶山灌区主体工程建成通水。

  韶山灌区的建成使湘中地区的群众彻底告别旱涝灾害,靠天吃饭成为历史。灌区粮食亩产从修灌区前的240公斤,产量逐步提升,到90年代中期后成建制过吨粮,双季稻种植比例由不足25%扩大到95%以上。同时,灌区还兼有防洪排涝、发电、工矿城镇供水、航运、养殖等作用,保障了15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和400多万牲畜饮水,以及湘潭电化、江南集团、五矿铁合金等十多家大中型工矿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和韶山市、湘乡市的城市用水,成为名副其实的湘中命脉。

图为韶山灌区一角

[NextPage]

  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规划改造

  今年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湖南湘潭的几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国家把韶山灌区列入全国现代示范灌区试点。

  据介绍,今后,韶山灌区在发展理念上,将“跳出灌区看灌区”,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韶山灌区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现代灌区发展新路子。将结合自身实际对灌区进行系统规划与改造,使之转型升级为集现代水利工程、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文化休闲、湿地公园、人文景观等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功能区。同时,加快提升灌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力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全国生态水利先行区、现代农业样板区、产业融合示范区、城乡统筹引领区、改革创新探索区,实现灌区水更清、渠更畅、景更美、业更旺、民更富。

  图为韶山灌区飞涟渡万顷

  抓好“四大工程”建设 转型升级

  在农业灌溉提升工程方面:灌区将围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切实加强灌排骨干工程与配套改造,进一步提升灌区灌溉能力。同时,切实加强灌区域内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的实施力度,更好地保障农业灌溉的水质和耕地的土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灌区灌溉效能。

  在清洁水源引调水工程方面:将加大灌区水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家禽牲畜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灌区沿线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运系统项目等项目建设,确保灌区水质长期保持地表二类水标准以上。同时,围绕满足周边城镇(农村)用水、生态补水需求,进一步提高灌区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等。

  在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方面:将充分利用灌区优美的自然环境、经典的工程景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加快灌区及沿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走廊,推进城乡统筹。将灌区打造成为观赏农业的产业带、环境友好的风光带、城乡统筹的示范带、水利生态的景观带。同时,要将灌区产业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推动流域内库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现代灌区信息工程方面:建立大型灌区现代灌溉工程体系和现代管理体制,大力实施灌区标准化建设及“灌区+”等战略,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减员增效,完成灌区从传统水利灌溉工程向节水型、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水利转变,使之成为工程运行可靠、灌溉服务高效、生态环境健康、防灾抗灾有力的水利灌溉工程标杆。(戴湘宏 杨六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