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洋教授“打捞”湖湘文化瑰宝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左丹 曾欢欢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2016-07-30 10:41:59
时刻新闻
—分享—

2015年7月,辛哈教授(右)在凤凰县勾良苗寨进行田野调查。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供图

2015年7月,辛哈教授(右一)与团队成员在凤凰县勾良苗寨进行田野调查。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供图

  湖南日报记者 左丹 通讯员 曾欢欢

  7月8日。龙山县,报鸽村小。

  3位从长沙来的客人,打破了这一偏远村小的宁静。他们是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为收集土家族语言资料,特意转了数趟车来到这里。

  师生中有一位年近古稀,背着黑色双肩包,身材偏胖的英国人。他叫辛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全职特聘教授,世界著名认知语言学专家。

  这已是辛哈教授利用假期,第三次来到湘西农村开展田野调查了。优美的湘西山水,古老的村寨,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深深吸引着这位外国教授,并在湖南成就了一段佳话:

  2014年,一个旨在将湖南少数民族语言推介到世界的研究项目——湖南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在湖南大学正式启动。

  2015年,一批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在辛哈教授的带领下,形成4个研究小组,对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语言展开保护和研究……

  1 与湖湘文化“一见钟情”,洋教授欣然来湘任教

  辛哈教授与湖南的缘分,要追溯到2013年。

  那年春天,“第四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时任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的辛哈教授,受邀来到湖南大学为大会致辞并作大会主题报告。会议期间,他参观了湖南大学的村落文化博物馆,那古朴的吊脚楼、挑花的刺绣,独具风格的鼓楼……让曾在巴西亚马逊流域研究部落文化的辛哈教授,感到惊讶,尤其是了解到湖南省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后,他深深地被湖湘文化所吸引。

  “那次会议,我们彼此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2013年秋天在加拿大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得知他将卸任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瑞典德隆大学任期也将期满后,我们邀请他来学校任教。当时也没太大的把握,因为他已60多岁了,不会中文,要从家乡伦敦来湖南,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愿意。没想到他满口答应了。”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正光说。

  “我原来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20年前在荷兰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工作时,迷上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开始对各种不同语言与文化进行研究,也到过世界不少地方,湖南有这么多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瑰丽、神秘,很令人着迷。我的妻子也是从事语言田野调查的,她来湖南探亲后,从最开始不支持改为很支持了。”辛哈教授说。

  2 用国际视野,开启湖南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

  2014年春天,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多了一位外籍教师的身影。他就是辛哈教授。

  “他是我们学院首位全职特聘教授。年近古稀,但非常敬业,两年多来,住招待所,吃食堂,以办公室为家,热心地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如果没人介绍,根本不知道,他是前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曾在瑞典、荷兰、丹麦、印度等国著名高校任教,现任多家国际著名期刊主编,研究范围涉及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进化生物学、发展心理学以及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多部。”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龙跃君说。

  来湖南大学不久,辛哈教授和刘正光教授一起开始在外国语学院组建研究团队,用国际视野,着手对散落在偏远湘西几乎被遗忘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研究。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记录和描写这种语言,我们还要拍录像,做成纪录片,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文化。”辛哈教授说。

  2014年,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湖南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项目在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启动。该院选出涵盖音系、句法、语义、形态等领域的专家,共6名博导、8位教授以及一批博士生,和辛哈教授一起从事这一研究。

  “为将此次研究与国际接轨,我们在开展正式研究前,用了半年时间开展培训。辛哈教授广邀国外语言文化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来院传经送宝。如来自荷兰的Pascual博士、丹麦的Stephen von Tetzchner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的Peter Austen教授等,先后来学院讲学。辛哈教授的夫人来湖南探亲,也被他请来免费为学院青年教师培训田野调查方法。”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田臻教授说。

  2015年,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针对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语言,成立了4个研究小组,一次用国际视野研究湖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科研之旅,在湖南正式开启。

  3 走苗寨,访发音人,洋教授三下湘西,采集语言“标本”

  凤凰县勾良苗寨,湖南西南部一个偏远的苗族村庄,那里300多户人家,1000多居民都讲苗语。

  2015年7月,苗寨来了一位外国教授,他身背双肩包,挽起裤脚,走家串户,听苗语,拍摄苗家日常生活……他就是辛哈教授。

  建设语言资源库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开展语言调查。自2015年7月起,辛哈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员利用假期,三下湘西,寻找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人”,采集语言“标本”。

  语言调查,关键是要找好发音人。合适的“发音人”,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一定的居住年限,在家庭生活中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且又能说普通话。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想要找到一个纯正的“发音人”非常难。每一次出发前,团队成员都会动用各种力量——政府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团队、校友等,寻找合适的语言“发音人”。

  勾良苗寨,是辛哈教授到湘西的第一站。整整一个星期,他就住在“发音人”苗寨村小龙老师的家中。精美的苗族银饰,多彩的蜡染,别致的吊脚楼……让辛哈教授流连忘返。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到湖南农村,条件相对艰苦,但很有趣,我们录了几百个小时的录音带,拍了不少当地民俗表演,收获很大。”

  2015年国庆假期,辛哈教授再次来到凤凰县,收集苗语资料……

  今年7月6日,学校刚放假,为收集土家族语言资料,他和学院副教授鲁曼等3人,从长沙赶往龙山县报鸽村小。

  报鸽村小地处龙山县和永顺县交界处,非常偏远。4次转车,历时10多个小时车程才抵达,中途还遇到了泥石流和大坑。连续3天的语言调查中,村里和镇上都停电了,炎炎夏日,无法洗澡……

  两年多来,为采集语言标本,龙山县、隆回虎形山乡、凤凰县勾良苗寨、怀化新晃……都留下了辛哈教授的语言资源库建设团队成员们的足迹。

  4 探究符号背后的内涵,筹建“有声博物馆”

  2016年6月1日,湖南大学。

  第七届语言、文化、思维国际会议开幕。15个国家的30多位外籍专家,以“生命的符号:文化接触——语言、思维和身份的改变与延续”为题,在湖南展开了为期4天的研讨。

  语言、文化、思维国际会议(简称LCM)是一个国际化跨学科论坛,其发起人就是辛哈教授,这是此论坛首次离开欧洲、来到中国。

  会议让人大开眼界。如在巴西,有一种仅476人讲的语言,但由于保护得好,大家都知道它。而湖南有土家、苗族、侗族、瑶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也让与会的学者专家们赞叹不已。

  “我们目前所开展的研究,除了记录和描写语言外,更重要的是发掘语言符号背后的内涵,即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思维特点、认知习惯等。比喻说侗族语言,经过我们调查,就与我们汉语不同,它有八个声调。” 刘正光说。

  建设湖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找到合适的“发音人”,用音频、视频采集语言标本,仅为工程的第一步。对语言“标本”进行数据转录,是项目的重头戏。一小时的对话,团队成员往往需要花60至100个小时去转录——以手工的方式对话语进行语音切分,用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标注发音,以此来完成语料的分析统计,从而真正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

  此外,团队成员还会开展问卷调查,通过了解少数民族语言对时空概念等的表达方法,以揭示语言、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以及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

  “10年,这是我设想的项目完成的最快年限。”辛哈教授表示,语言资源库一旦建成,将成为民族语言资源的一座“有声博物馆”,不仅守护多样的民族文化,还能成为世界了解湖南的一扇窗口。

  ■链接

  目前,江苏省已经完成全省的语言调查、采集和存储工作,开通了江苏语言资源库展示网;少数民族资源大省云南已试点采集傣语、景颇语、卡卓语等10多种语言词汇,拟定了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上海、北京、辽宁、广西、山东等地,也已相继启动这一项目。

  ■采访手记

  少数民族语言,

  散落在偏远乡野的美丽

  左丹

  “侗语有8个声调。”

  “土家族语言在时空概念上,没有礼拜这个词汇。”

  ……

  跟随辛哈教授三下湘西的脚步,那些散落在偏远乡野的少数民族语言,也走进了记者的视野。语言根植于文化,文化的传播有赖于语言。如果说,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辉煌五千年文明之路上,散发着熠熠光辉的宝石,那么语言,则是这些宝石上令人炫目的光芒。

  然而,在文化多样性面临着全球化冲击的今天,少数民族因经济落后,在文化传播上处于劣势,有些民族语言已成为了濒危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守护少数民族文化,已经越来越紧迫。

  据资料显示,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汉、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50余个民族。其中世居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11个,即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满、蒙古和畲族等,大部分散居在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市州的偏远地区。

  湖南少数民族瑰丽、神秘的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守护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其日渐式微的语言,也就是守护着我们的湖湘文化。

  2015年夏天,刘正光教授在进行侗语调查时,芷江一位80多岁的老人,将自己积累了一生的侗语资料,悉数捐给了研究小组。那是沉甸甸的信任,更是热切的期盼和呼吁。期盼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语言,关注保护这份散落在偏远乡野的另一种美丽和乡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