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戏晋京】《远在江湖》:忧国忧民的精彩演绎

来源:红网 作者:李谦 汤红辉 编辑:康晓乔 2016-08-16 13:29:0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19个剧种。

  7月至9月,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精选了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演出。这是湖南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艺术元素、湖南地方戏曲和湖南艺术家风采的舞台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将充分展示近三年来湖南艺术创作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展现湖南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为湖南戏剧文化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扩大湖南文化影响力。

  为此,红网特推出《湘戏晋京》系列报道:

《远在江湖》中的“滕子京”,具有“用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的极具戏剧张力的形象。

剧中滕子京如同从高处跌落的水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处逆境仍恪尽职守奋发有为。

《远在江湖》展示的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主题思想的践行者——滕子京的传奇故事。

  通讯员 李谦 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展示的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主题思想的践行者——滕子京的传奇故事。

  而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演职人员,为了打磨创排好《远在江湖》,也在以艺术家的传承和责任,默默诠释这一“天下忧乐”思想。

  2015年,该剧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并囊括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表演等奖项。今年9月,该剧还将晋京展演。

  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院长魏传宝表示,晋京演出后,将计划到长江流域16个城市进行巡演,为培养文化消费,做出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酝酿半年动笔写成剧本

  作为岳阳地方戏的巴陵戏,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堪称中国戏剧艺术“活化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在江湖》编剧陈亚先,是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代表作《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京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14年春,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院长魏传宝找到陈亚先,请他以北宋政治家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创作一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和鲜明本土特色的历史剧。

  陈亚先欣然应允,开始潜心研读相关历史文献,同时为寻找最佳的艺术表现角度而冥思苦想。

  这一等,就是半年!

  某天,陈亚先信手翻阅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的作品集,当他读到《黄果树瀑布》歌词:“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水也可以成为人的榜样。”电光火石般,他苦心寻觅的艺术求索之旅瞬间豁然开朗——滕子京不正像从高处跌落的水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贬官不贬志,身处逆境仍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远在江湖》是陈亚先饱蘸天下忧乐、人间悲欢,倾情回馈家乡的又一得意之作。他牢牢抓住滕子京仆而不倒,宠辱皆忘、愈挫愈勇、锲而不舍的点点滴滴,设置出一场场跌宕起伏的好戏,意兴遄飞地传递出历史的神韵,勾勒出人物的风景。

  陈亚先认为,滕子京这种形象是戏剧文学作品以前尚未表现过的一个角度。如果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书写的是天地正气之黄钟大吕,那么重修岳阳楼,对于滕子京而言,是他写就的时代大书,是他用心血、智慧、勇气、胆略,写下的酣畅淋漓的人生大书。

  “我们这半年等得苦,但非常值啊!陈老是大师级的剧作家,他这种对待艺术创作宗教般的虔诚精神,实在令人感动!”魏传宝深有感触地说。

  倾注心血“以戏传人”

  《远在江湖》是岳阳巴陵戏继《今上岳阳楼》后的又一力作,广大演职员倾情演绎精诚合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从艺30余年的演员宋卫东,嗓音宏亮,表演稳健、戏路宽广,塑造过不少难忘的舞台形象,曾获“田汉表演奖”“三湘群星奖”等殊荣。能在《远在江湖》中扮演滕子京,他认为是“一生中可遇不可求的好角色”。

  宋卫东下足功夫,成功地塑造了滕子京这一“用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的极具戏剧张力的形象,达到“以戏传人”的艺术效果。每次演出,他穿着厚重的戏服,几乎不歇气地在强光灯下演唱近两个小时,内衣不知汗透过多少回,经常是体能严重透支,谢幕后差点虚脱。

  人到中年的宋卫东身体明显发福,为了演好滕子京必须快速“减肥”。剧目创排期间,老父亲生病住院,他每次排练或演出任务结束后,才匆匆赶往医院……

  剧中人物“百万妻”是个仅有几句台词的配角,原由巴陵戏老演员宫平扮演。可几场演出下来,专家和不少观众对宫平投入的表演并不满意,建议由李源来演。

  临阵换人问题,魏传宝纠结了整整一个月,他坦言当时犯难的心情:“我是真怕由此伤了宫平的自尊心啊。”结果让魏院长大感意外:他才简要谈了几句,宫平就非常爽快地同意了!

  魏传宝找到国家一级演员、曾两度摘取“田汉表演奖”的李源。李源起初委婉拒绝了,担心接替宫平后不能超越,甚至还没她演得好,岂不自毁艺术形象和声誉?

  最终,自信心和责任感让李源选择了挑战自我。她认真研读剧本,揣摩“百万妻”的性格特点,还登门拜访陈亚先,畅言自己对该角色的认识和理解。李源果然不负众望,将“百万妻”塑造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宫平和李源是多好的演员啊,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她们身上宝贵的品质!”魏传宝欣喜地感言。

  计划到长江流域城市巡演

  在一次聚会上,魏传宝遇见了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

  余三定提议在即将举办的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年会上增设《远在江湖》的主题研讨会。

  《远在江湖》学术研讨会上,余三定、龚旭东、刘绍峰、陈善君、赵树勤等20多位湖南知名文艺评论家汇聚一堂,畅谈观摩《远在江湖》的心得体会,高度肯定了该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同时,为该剧进一步完善和升华积极建言献策。

  魏传宝由衷感叹:“能举办如此高水准、高规格的研讨会,真是《远在江湖》的荣幸!”

  千锤百炼出精品。《远在江湖》自剧本初稿出炉,在编创、演出过程中,湖南省文化厅和岳阳市委、市政府均给予大力扶持,市文广新局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多次召开岳阳市和湖南省相关专家参与的评审会、研讨会,该剧组广泛收集专家和观众看戏后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品质得到反复打磨、不断提升。

  《远在江湖》的成功,还澎湃着创作者探索创新的热情。魏传宝介绍,无论在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还是音乐、舞美设计、灯服道效等体现上,都注重传承、发挥和创新巴陵戏的剧种个性,在保护独有的剧种生态上下功夫。突出地方性,增强民俗性,明晰判断性,彰显审美性。

  魏传宝表示,待时机成熟,计划到长江流域16个城市进行《远在江湖》的巡演,展现和弘扬巴陵戏的艺术魅力,为培养文化消费,实现巴陵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做出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相关链接:艺术评论

  陈善君:作为“这一个”滕子京

  ——观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

  作为年度重头戏打造的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演职人员达100多位,几乎动用了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全体力量,规模大,表演佳,地方特色和创新意识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好,现实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精神有机融合,是一台“走进去”看沉醉、“跳出来”看有味、“拿出来”看靠谱的好戏。剧中主角滕子京的塑造尤为成功,创排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终把“这一个”立体丰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深深打动着观众,从而达到了“以戏传人”,为滕子京“立传”的比较理想的艺术效果。

  一、滕子京形象的正面塑造

  剧中,滕子京遭到贬谪,来到问题丛生、百废待举的巴陵郡治上任,然而他并没有被面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很好地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心为民排忧,全力为民解难,把个人得失、功名利禄置之度外。他整顿吏治,清除湖霸,鼓励农垦,兴修水利,开办学堂,重修名楼,终使巴陵大地面貌焕然一新,百废俱兴。尤其在解决府库空虚的根本问题上,他想尽办法、历尽艰辛、反复权衡,最后“用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终于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在编剧设置的一场场矛盾冲突中,滕子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得到了生动的艺术展现。该剧人因事显,明心见性,塑造的滕子京形象鲜活、精神饱满,完全能够在舞台上“立”得起来。

  二、官员同僚们的侧面烘托

  滕子京出场之前,该剧先行安排即将成为滕子京同僚的石光、吴应启、邓翌晨、胥强、王子达一干五人登场,这当然是戏剧惯用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从侧面介绍滕子京的为人和经历。他们设身处地为滕子京着想,料得滕子京受到打击,从三品京官贬到六品郡守,绝对不会再想干事、干实事了。以己度人,终究被后来滕子京的所作所为完全否定,至此高下已判,这是第一层在“虚与实”中见烘托。滕子京刚上任,五人不管不顾,却要去为湖广镇抚使王钧弟祝寿,被滕子京喝止,后来他们又要强行去拜望王钧弟,又被滕子京劝住,去与不去,这是第二层在“强与弱”中见烘托。第三,当王钧弟要追查“政府讨债”行为的责任时,五同僚只有求告,而滕子京却大义凛然敢于为民请命,这是第三层在“是与非”中见烘托。通过这层层烘托、步步推进,滕子京的形象就腾云而出、卓然而立了。

  三、王钧弟角色的反面衬托

  剧中,王钧弟作为滕子京的学生,同时又是他的上司,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在剧中起到了相反相成的作用,学生的卑劣和龌龊成就了老师的高尚和仁义。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推动整个剧情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起初老师有求于学生,学生却要借机摆谱,仗势压人,老师却始终能保持着进退有据,并不委曲求全,这是“礼与非”的对照。老师被贬,历尽无数周折,想到的是为民办实事,学生身居高位,却只知道贪图名利,处处想到的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义与利”的对照。老师无情打击无道奸商,图的是百姓的幸福指数,似恶而实善,学生借口老师滥用职权,打着为民做主的旗号,图的却是无情报复老师,似善而实恶,这是“善与恶”的对照。有了王钧弟这个角色的设置,剧中那“白者愈白,黑者愈黑”的效果就不言而自明了。

  无论如何,一台戏的主角能够很好地“立”起来,是其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远在江湖》是台好戏,关键就在于“这一个”主角塑造的成功。但是要想把它进一步打造成为精品,甚至成为经典,那就尚需假以时日,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行不断地加工打磨方可。比如在剧情推动的内生力、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矛盾冲突的尖锐、情节设置的合理方面要下更多力气。

  (作者系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