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自来水工程计划”档案再现68年前长沙水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刘飞越 2016-08-26 09:42:24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昨日,天气闷热,刚踏进家门,住在26楼的肖晓迫不及待拧开水龙头,用“哗哗”的自来水洗了个痛快澡。如果时光回到68年前,长沙城区居民在家想要洗得痛快淋漓,也许没这么轻松:水用完了,要到外面的水井排队舀水。本期“档案里的长沙”走进长沙市档案馆,随着“长沙市自来水工程计划”等档案的解密,一段见证长沙供水史的往事一一呈现。

  档案史志 自来水工程解用水难题

  在长沙市档案馆,解密的“长沙市自来水工程计划”等档案保存完好。打开档案,泛黄的页面上是工整的油印手写体。记者注意到,该档案是1948年长沙市着手筹备建设自来水工程的计划方案,从概论、人口用量、水源选择、厂址选择到进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消防用水,相关章节一一阐述,是当时长沙市建设自来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蓝本。

  “现代都市建设莫不以水电交通为急务,长沙电业已具规模,交通亦在发展,而给水问题迄今未能改善,不但影响市民健康,且有碍市容观瞻,如消防用水、工商业用水更不能缺……”在工程计划“概论”章节,字里行间彰显着长沙市建设自来水工程的渴望与迫切。

  据档案记载,当时长沙市人口41.8万,自来水工程设计了30年预计供水,考虑工程费用,供水范围限旧城区,河西岳麓山及新市区留待以后扩充。自来水水源选择湘江牛头洲(今橘子洲头)南端,自来水厂选址交通便利、风景优美、临近水源的南湖港以南及红山头附近,采用电动离心抽水机。为求供水保险,拟在城区地势较高的妙高峰和城北建三座水塔,可蓄水1800吨,应急时可供全城用水2.2小时,也可为消防应急用水之需。整个工程计划1949年底实现供水。

  档案钩沉 公井旁装红电灯备消防救火

  在自来水工程建成之前,长沙的供水多靠遍布城区的水井和湘江水。“长沙市自来水工程计划”档案相关章节介绍:1948年,长沙城区有水井3303口,虽水质不佳,但用来洗濯尚可。

  在长沙市档案馆馆藏的同时期《长沙市指南》档案中,对城区的给水就做了相应介绍:市内居民无私井者,其汲水大都仰给于公井。但公井之水,亦限于公井附近之居民,其距离稍远之户,自不得任意汲取。而在路边的公井,其路灯的电杆上,一定装有红电灯一盏,以便救火的消防员远远就能看到。至于饮用水,城区之南的白沙井,水质虽佳,但井小量微,只能供给一隅。城北有自流井,水质合卫生条件,可地处偏僻位置,不能顾及较远的住户。城区大多数居民只能靠汲取湘江河水。每当天气渐热的夏秋季节,居民多病,与水质不无关系。

  档案寻踪 1951年长沙有了自来水

  68年前制订的“长沙市自来水工程计划”是否按计划予以实施?如今从档案的文字记录中已无从知晓。

  据长沙水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1949年10月,长沙在沙河街设立自来水筹建临时工程处;1949年11月1日,长沙自来水筹建委员会正式成立,时任市长的阎子祥担任总负责主任委员;1951年9月中旬,长沙市第一座自来水厂——河东水厂(现名第一制水分公司)一期工程基本竣工。长沙市民除了挑河水、舀井水外,生产生活中迎来了现代文明的给水方式,供水事业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目前,长沙水业集团包括总部及长沙供水有限公司、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长沙江南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四个子公司,经营涵盖城市引水(原水输送)、供水、污水处理、二次供水、水务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日供水设计能力达到225万立方米,供水规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