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三国吴简发现20周年 中日韩专家齐聚星城论“简”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杨杨 赵毅旻 饶茂乙 编辑:刘飞越 2016-08-27 16:07:53
时刻新闻
—分享—

“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开幕。

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开幕式上讲话。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开幕式上讲话。

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主持开幕式。

目前长沙简牍博物馆已保护整理简牍10万余枚。

长沙简牍博物馆已成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亮丽名片,是长沙重要的文化窗口。

  红网长沙8月2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摄影/杨杨 赵毅旻 实习生 饶茂乙 通讯员 管震)1996年10月,在长沙市一建设工地的古井中,出土了10万余枚三国孙吴纪念简牍,学界称之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这一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今日,“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开幕,来自中日韩的专家学者们齐聚星城,就长沙三国吴简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展开深入交流。

  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等领导出席。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主持开幕式。

  单霁翔在讲话中表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形制多样,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及身份制等众多领域,极大地填补了三国史料的空缺,对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百多年来,随着简帛资料的不断发现,简帛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国际显学。此次盛会,不仅会对吴简研究的过去进行全面回顾,也会对吴简研究的未来进行新的展望,当然也会对简帛学的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动。

  关强指出,依托长沙简牍博物馆这个平台,长沙在推广博物馆文化、简牍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积极创新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工作,使博物馆成为了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最生动的学习场所和第二课堂。他希望长沙能进一步开放视野,树立更高的目标,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集约人才力量,更加重视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和基础学科建设,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成绩。

  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付胜华在致辞中表示,文化的接续不仅仅是传承历史,更需要开创未来。作为历史遗产的传承者和当代文明建设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它完整地保护利用好。要以本次国际学术会议为新的契机,更加珍惜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深度融入当代经济社会生活,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长沙应有的力量。

  开幕式上,日本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前会长漥添庆文以《日本的长沙吴简》为题、韩国庆北大学史学科教授尹在硕以《东亚简牍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为题,分别进行讲话。

  在接下来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将围绕“吴简研究二十年间的总结与回顾”“吴简及古井简牍的发掘与保护经验”“吴简的整理与复原”“吴简与东汉三国历史诸面相”“吴简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吴简与简帛/简牍学”等主要论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第一场分组讨论中,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李鄂权作了《走马楼吴简发现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主题报告。

  李鄂权介绍,到目前为止,长沙简牍博物馆已保护整理简牍10万余枚,共出版吴简文献11卷计31册,20年来,历史、考古、文献、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积极探讨,出版了大量报告、专著和论文。据不完全统计,中外学界总共出版吴简研究专著和论集23部,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极大地推进了简牍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汉魏史、三国史、六朝史研究的发展。长沙已然成为了全国的简牍收藏保护中心、研究展示中心、简牍资料数据中心和简牍学术交流中心。

  1996年10月,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平和堂商厦建设工地一口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出土了10万余枚三国孙吴纪念简牍,学界称之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这批三国吴简数量巨大,超过当时全国历年所出简牍数量之和,而且形制多样、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极大地填补了三国史料的空缺,对研究我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学界的广泛关注,因而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被誉为20世纪继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在古文献资料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故宫博物院、湖南省文化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沙简牍博物馆、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日本长沙吴简研究会、韩国庆北大学人文学术院等数十家单位协办。会议期间,长沙简牍博物馆还将在该馆临展厅举办《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