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雄龙村村民讲述:最大的变化在于“有了精气神”

来源:红网 作者:曾小颖 编辑:刘飞越 2016-08-28 11:27:3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专题:新长征路上——红网大型网络扶贫系列活动全媒体报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曾小颖 湘西凤凰报道

  路宽了、水通了、灯亮了、房子翻新了、手机也有信号了……湖南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后,凤凰县山江镇雄龙村最大的变化是这些吗?不止是这些。从村支书到大学生、特困户,三位村民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村里最大的变化在于“有了精气神”。

 

中午的田里也有人在管苗拔草,村支书吴成显说如今“守田垅”不再“望天收”。

  村支书吴成显:“望天收”的风气变了

  沿着麻石小道拾阶而上,时刻新闻记者看到,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的小块地都种上了玉竹。烈日炎炎的中午,一位老太太正俯身拔掉玉竹地里的几株杂草。

  “那是我娘,今年86岁了”,村支书吴成显说,“现在大家都这样,田里有一根草都要赶快拔掉。”雄龙(苗语:守田垅)不再“望天收”,真是“守田垅”了。

  以前,雄龙村的“望天收”不仅是指田里没水没收成,也成了部分穷久了无可奈何的群众心态:种田等老天下雨,脱贫靠上面拨钱,或者干脆抛荒“歇着”…… 村支书吴成显说,那时自己只能心里急,总找不到出路。

  一个更明显的变化是,吴成显补充到,早两年别说山上的田了,连路边有水的田都有抛荒长草的。而今年,“别说抛荒,你想租种别家的土地都难了。”

搬进新家后,龙先茂挑水都更有劲了,“接下来我还有个大计划”

  特困户龙先茂:接下来我有个“大计划

  “以前谁会早上干活?”以前的龙先茂挑水来做饭,现在还是挑水来做饭,但精气神完全变了。

  就一年前,龙先茂早上挑个水,一上午就过去了。田里也没啥好去的,反正不过“望天收”。那时,老光棍龙先茂总在“歇着”、发呆。

  现在住进了敞亮的新房,龙先茂还是天天挑水。因为手头紧,新房的厨房还没有砌灶台,他每天还是要挑着水,陪母亲到15米外的一栋借住老屋里做饭。龙先茂吃饭很快,他说吃完了赶快去看看玉竹田。多下田,还可以跟着学技术,原来总发呆的龙先茂现在认为,“能多做些总不是坏事”。

  过两天就要发玉竹的第一期分红了,龙先茂一家可以收入9000元。有人劝他,要他赶快把厨房装修了,正式搬过来也住得舒服点。

  “不忙咧,先田里搞事要紧”,他羞涩地笑,“想多抓点收入,我还有个大计划,现在不说,现在不说”——56岁的龙先茂还是单身汉,看到了劳动致富的希望,他想靠自己的勤劳,早日寻觅到另一半。

雄龙村新貌

  大学生吴海云:留下来,长村里的“精气神”

  在深圳当教师挺好的,为什么愿意回到雄龙村?“我说是因为有网有WiFi,你信吗?”说这话的是村代理秘书吴海云。吴海云告诉时刻新闻记者,去年八月他回乡时也心怀疑虑,但进村时,手机满格的4G信号给了他一个“留下的理由”。

  原先每到过年,回村的后生仔抱怨最多就是村里手机没信号,“手机进了村就是块砖头”。老家的亲人们也各有牢骚,不外乎“下田没路,人扛马驮”“一上午只挑得一担水”……吴海云明白,这些都是因为穷,村里的水、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几乎是空白,真是“喝水基本靠挑,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如果电话都“失联”,做啥生意都难找到合作者。更何况,吴海云小声说,不是雄龙村出去的人,不会明白打不通电话的那种忐忑——你找不到家里,家里找不到你,村里有好几户外出打工者几年十几年联系不上,没人知道他们在哪。

  第二天起来,吴海云还发现家里用上了自来水,门前的村组公路正在拓宽。看到扶贫工作队和村里投入基础建设的坚定决心,他决定留下来,“我有文化,留下来应该能做点事。”文化人愿意留在村里,相当于也是长了村里的“精气神”,吴海云发动家里人率先报名参加玉竹合作社,包下了30亩玉竹。不久,因为是大学生,吴海云被选为村秘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