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开福区青竹湖街道:垃圾上户收 “天眼”盯搅拌车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王娉娉 2016-09-01 14:00:59
时刻新闻
—分享—

青竹湖街道全新配备的30多辆垃圾收集清运电动车投入使用。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摄

青竹湖街道全新配备的30多辆垃圾收集清运电动车投入使用。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摄

搅拌车出场前需冲洗干净。长沙晚报通讯员 宁利君摄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记得把这些垃圾都用垃圾袋装好放到门外面喽。”昨日出门前,吴利云习惯性地招呼家人。“过去垃圾要自己送到外面马路边的垃圾围子,现在有人上门来收了,自己省心、环境又干净,这是为大家做了件好事,当然要配合。”吴利云说。

  8月29日,随着全新配备的30多辆垃圾收集清运电动车上路投入使用,继金霞新村社区试点半年多以来,开福区青竹湖街道在辖区农村社区正式全面推广上户收集处理垃圾的全新模式,这也是该街道在全市率先在农村社区实现上户收集垃圾全覆盖。类似吴利云,如今该街道农村居民户垃圾,开启上门收集处理的“大一统”格局。

  “贯彻落实市、区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充分认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青竹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正豪如是说。今年以来,青竹湖街道以深化精美城区建设为统揽,以创新管理方式和建立长效机制为突破口,以扎实开展“四清”(清扫、清理、清洗、清除)工作为抓手,结合街道实际,以加强“三车三场(渣土车、砂石车、混凝土搅拌车;渣土消纳场、砂石采集场和混凝土搅拌场)”管控,在全市首次建成并启用商品砼(tóng,混凝土)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在农村社区全面推行上户收集垃圾举措,强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如今街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垃圾收集

  4370个农村户挨家“日日清”

  青竹湖街道位于开福区最北端,是长沙市大城北城郊结合部所在地,在去年实施的区划调整中,青竹湖街道由原青竹湖镇和原新港街道合并而成,新的青竹湖街道东起中青路与沙坪街道相连,西至湘江,南与秀峰街道接壤,北至沙河大桥与望城区丁字湾街道交界,辖区面积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余人。在社区(村)合并后,街道下辖11个社区,其中10个为农村社区。

  如何让这个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街道环境得到大提升?在年初全市开展的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青竹湖街道决定从涉及千家万户的垃圾收集入手,展开街道的环境治理工作。

  “以往路边到处是敞口式垃圾围子,家里的垃圾都送到这里。这样露天堆放垃圾影响整体环境,尤其是热天,异味、污水给周边居民带来影响,风一吹,塑料袋等垃圾到处是,经常还有人在围子里焚烧垃圾,烧得臭气熏天,真的不好。”在青竹湖街道金霞新村社区,提起过去的垃圾收集方式,村支部书记易洪良直摇头。

  此前,街道的垃圾按照“户收集,村中转,镇转运”的模式开展,像金霞新村社区就建有32个敞口式垃圾围子。这些垃圾围子除了少数建在村级主干道外,大多在支路上,大车不便于现场收集,很多时候需要用拖拉机转运,且清理需人工装填,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

  效果

  街道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决定在街道范围推行垃圾上户收集清运的模式,由街道指导,社区负责实行垃圾处理、袋装化。街道为各社区统一配备收集垃圾的电瓶车、垃圾桶、垃圾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个社区配备专业垃圾收集团队,每天一次对街道辖区内的4370个农村户逐户上门收集,集中处理,为此街道新设立2处建筑垃圾消纳点,规范垃圾处理。

  如今,走在金霞新村社区,昔日随处可见异味难闻、垃圾飞舞的敞口式垃圾围子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统一标示的轻巧电动车穿梭于各家各户。“这样的电瓶车噪音也没有,好环保。”居民罗志告诉记者,为配合环境整治,居民们的鸡鸭也开始实现了圈养。

  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推行垃圾上户收集清运模式以来,青竹湖街道农村社区已达到‘三改四化’的目标,即改垃圾收集方法、改垃圾转运模式、改垃圾处理陋习;垃圾收集袋装化、垃圾收集分类化、清扫保洁专业化、管理模式创新化,从源头管控得到加强,减少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大大降低了街道处理垃圾的投入。”

  三车整治

  GPS定位搅拌车实时监控

  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长期以来搅拌场和搅拌车在此“扎堆”导致的环境污染,已成为青竹湖街道提升城乡环境不可回避的一道“坎”。

  “为进一步加强‘三车三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其运营秩序,切实解决‘三场’出入口道路未硬化导致车轮带泥污染路面、‘三车’运输存在沿路抛洒、‘三车三场’监管难等问题,街道多次召集‘三场’负责人召开专题调度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青竹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宋奇志介绍。

  此次展开的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青竹湖街道决定从源头监管入手,引进并建成了街道商品砼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该系统在辖区各搅拌站的进、出站闸口安装上高清摄像头和道闸,这些高清摄像头可以自动拍照和识别车牌信息并上传到系统,管理平台依据相关信息按管理车辆是否洗车、是否清洁、是否超速等情况,决定是否开闸放行车辆出站;在各搅拌车上安装的车载管理系统(GPS),实时上传位置、速度等信息到系统管理平台,并把相关信息分发到街道监控中心及手机APP,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均可查看实时信息,搅拌场和搅拌车从此尽在“天眼”监控之下。

  效果

  “以前,个别车辆确实脏乱差,公司存在管理不到位的地方。现在街道启用了商品砼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带给我们企业其实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运行规范了,环境好了,安全隐患也排除了不少。”在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站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刘普庆实话实说。为配合青竹湖街道启用的商品砼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该站场新建了洗车槽等设施,40多台搅拌车安装了GPS,站场从洗车槽到出口均装上了高清摄像头,如果搅拌车未冲洗干净,出口的匝道通过感应传输就不会开闸,搅拌车无法出场。

  “虽然增加了投入,但企业不能算这样的经济账,现在随着环境的不断提升,企业的观念其实也在不断改变。”刘普庆说。

  在该混凝土搅拌站场,记者看到,排放整齐的搅拌车均保持了干净的车容,就连轮胎也保持了“本色”。“如果超载超速、不洁出站,都会被指挥中心监控掌握,而后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其实习惯了大家都能适应,这样的监管确实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企业的管理。”青竹湖街道工委委员刘昌成告诉记者。

  目前,青竹湖街道分开顺路口、杏林、绿洲、华悦4个片区对搅拌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及片区门禁系统,街域范围内的10个搅拌场尽在实时掌控之中,以往混凝土生产和运输环节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如今已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