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申遗成功后 老司城人的日子更幸福了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孟春绒 编辑:陈佳婕 2016-09-19 10:33:12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孟春绒

  9月17日上午,湖南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永顺县老司城里,热闹非凡。来自上海的几家客人,专门利用中秋节的假期,提前自驾来到这里过节……喝拦门酒、跳摆手舞、欣赏打溜子、看哭嫁表演,一个个民族民俗文化表演,让大家过足了瘾;几位女士,分别扮了一回土家新娘后,更是意犹未尽……

  申遗成功后, 老司城人的日子更幸福了!

  “男一号”是非遗传承人

  在老司城村,只要说起魏明富,男女老少都会竖起大拇指。魏明富今年39岁,帅气的他被公认为老司城村“男一号”。

  2012年,随着老司城遗址申遗步伐的加快,在外打工的魏明富夫妻回到老司城,在周家湾自家门口卖起了米豆腐,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2013年8月,村里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办起了民族文化培训班,有音乐特长的魏明富与30多个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起了摆手舞、毛古斯舞,吹木叶……

  2015年,魏明富被列为州级毛古斯舞传承人,摆手舞、打溜子、拦门酒、吹木叶、唱山歌、祭祖、升龙凤旗等,他样样精通。

  保安也是讲解员

  “老司城是个宝,不听讲解很难弄懂。”这是土家族保安人员向世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59岁的保安向世芹,如果不是身穿安保人员工作服,客人一定会误认为他是一名讲解员。

  “小姑娘,那块石头不能踩,那里沉睡的是一段历史。”在紫荆山墓地,几个年轻的姑娘走出游道,踩在墓地前的石头上,向世芹赶紧上前制止。

  得知几位姑娘大老远从山东慕名前来,因为对世界文化遗产了解不够,看不懂土司遗址而有些失望时,向世芹耐心地向她们讲解起了遗址功能区的划分、历史沿革以及那一个个传奇故事。很多游客留了他的电话,预约下次请他当讲解员。

  老婆婆笑声朗

  老司城左街的一栋吊角楼前,挂着一块小招牌——“老婆婆小卖部”。土家族老婆婆名叫朱长香,今年75岁,儿女都在城里生活,她却愿意守着这栋比她年龄大很多的老房子。

  坐在她家门口的院坝里,头顶的枝头上,挂满了柚子;房前屋后的桃、梨、柑橘等果树,达数十棵。

  “家里的这些水果,经常是游客自己摘;小货柜里的东西,一天也能卖百把块钱。现在老了,挣钱反而比年轻时候容易得多。”谈笑中,老婆婆眉宇间露出幸福感。

  每到周末,在城里上班的子女便会回到家中,帮老人管理果树、添置百货。游客多的时候,做几桶米豆腐,炒几桌家常菜,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我的生活不用儿女负担,还可以存点钱下来,等孙子结婚的时候给孙媳妇一个大红包!”老人的笑声,在老司城荡漾开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