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远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国春 郑飞兵 黄嶷峰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夏君香 2016-09-22 14:23:34
时刻新闻
—分享—

  陈国春 郑飞兵 黄嶷峰

  稻浪起伏,田间机耕道、水渠纵横。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新村雏形呈现。精准扶贫龙头企业机器轰鸣,产销两旺……8月,宁远大地远山近水,精准扶贫、快速健康发展的景象,处处泼墨出生动的画卷!

  宁远大地,扶贫攻坚大道向前,坦途开阔!

  凝心聚力扶贫攻坚,构建精准脱贫坚实保障

  扶贫攻坚蓝图确定,全县动员、全民参与,以最强的力量抓实精确扶贫各项工作。

  该县县、乡、村层层签订军令状,落实严格的限期脱贫责任制。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五个一批”成立了以分管县级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15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不脱贫不撤队。

  该县把精准扶贫与全县中心工作、大局工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按照“好班长带出好班子、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好队伍创造好业绩”思路,县派工作队帮扶贫困村第一支书全部由县直部门“一把手”担任。组织县乡40多名党员干部对口帮扶8个软弱涣散贫困村。选拔12名优秀村干部担任贫困村支部书记,将21名大学生村官调整到贫困村担任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与浙江大学联合培训领导干部115人,分5期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实现全覆盖,打造“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增年集体经济2万元以上的贫困村67个,增强了基层办事能力。

  同时,该县充分尊重和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加强扶贫指导、典型引路和教育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本领,激发他们参与扶贫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精准”贯穿全程,因人因地施策

  该县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四跟四走”原则,大力构建宜工宜农宜游产业扶贫格局。

  到目前,该县培育了好放心米业、中联天地等扶贫企业40家,吸纳4200名贫困群众就业。发展烤烟、优质稻、油茶等现代农业, 150个贫困村种植烤烟1.5万余亩,年人均增收400多元。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让贫困户在产业链条中就业增收、入股分红。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48家、种养大户518家。该县九嶷山兔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80余户养殖九嶷山兔,年户均增收3000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帮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创建全省旅游名乡1个、旅游名村3个、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12个、休闲农庄68家。发展农村电商,让贫困群众“触网”致富,建成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和6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来势看好。

  该县就近、就村、就镇、就城、就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今年计划实施易地搬迁1495户5860人,投入资金3.5亿元,确定21个安置点,农发行已拨发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亿元。该县大力解决水、电、路等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深入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宁远建设、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带动、推进贫困地区基础面貌改变。全县行政村通畅率、通电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新建1个农村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分拣中心以及9个乡镇站、146个村级点,建成10个乡镇环保型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全县农村垃圾清扫清运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80%、39%,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十佳县”。

  该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斩穷根”,不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创建合格率100%,建成农村公办幼儿园18所,改善150个村小办学条件,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万个。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村,每年安排3万元用于贫困学生就学补助。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帮助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对贫困对象,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2015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业务培训班7期、以会代训培训班4期,培训1960余人次,全县20个乡镇(街道)户均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

  该县积极推进扶贫、低保“两线合一”,贫困人口低保和五保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86%、80%、99%、99%。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在150个贫困村开展贫困户医疗保险救助试点,防止因病返贫。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五保之家533所,新建保障性住房6192套,改造棚户区2390套,改造农村危房9601户,荣获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