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舒立新: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来源:红网 作者:刘杰华 黄静 陆国忠 编辑:刘艳芳 2016-10-18 15:36:01
时刻新闻
—分享—

舒立新(左):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刘杰华摄

香菇丰收钞票来。 刘杰华摄

卖香菇的村民,每天进账好几百。 刘杰华 摄

深圳寿宁叶氏食用菌有限公司的货车每天在村里收购。刘杰华 摄

贫困户陆长成养殖的大石蛙。刘杰华 摄

村里玩健身器材的老人。刘杰华 摄

  红网靖州县分站10月18日讯(分站记者 刘杰华 通讯员 黄静 陆国忠) 10月16日上午,靖州县文溪乡宝江村的香菇收购点,一派繁忙的景象,过秤、装箱、入库、数钱,菇农们接过红彤彤的钞票,一个个笑呵呵地回家去了。村主任杨绍云介绍,今年村里的香菇不愁销路,每隔一天就有一辆大型冷链物流车将村里生产出来的香菇运往福建沿海、销往东盟、香港和韩国。

  宝江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小山村,总面积10567亩,其中耕地面积477亩、林地面积9070亩;有7个村民小组,178户7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20人。因为村里山多地少,缺乏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大多数村民只能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

  县政协干部舒立新是这个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作为县政协机关的扶贫联系点,宝江村是靖州县脱贫攻坚战中第一批整村脱贫的贫困村,要在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51户120人靠什么?

  舒立新一进驻村子就与村干部一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发展产业是根本”,多次调查与认证后,舒立新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在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上一拍即合,确定了以发展香菇种植产业为依托的“协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走“协会搭桥,企业经营,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特色产业脱贫之路。

  此后,村支书龙开和凭借多年的香菇栽培技术与营销经验,在村里注册成立了香菇专业合作社,建起了香菇保鲜冷库,并与深圳寿宁叶氏食用菌有限公司等广东、福建的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让广大村民看到了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希望。今年该村有60多户村民踊跃加入了香菇专业合作社,发展反季节袋料地栽香菇50万袋。

  一走进7组贫困户杨承跃的香菇大棚,一股淡淡的菇香扑面而来。“舒队长,感谢您!您今年要我种的香菇不仅长势好,而且价格好,每斤可卖到5块多。”正在香菇大棚里摘香菇的杨承跃见到舒立新,立马高兴地迎了上来,他说:“按照今年的价格,他种植的1万袋香菇可增收4万多元。”

  香菇产业的发展,让4组的贫困户陆长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他不仅发展了香菇种植,还搞起了特种养殖,今年养殖了10万只石蛙,准备大干一场,计划明年底在村里盖一栋小洋楼。

  “我一定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利用好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尽快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陆长成抓起一只大石蛙,足足有半斤,“市场价160元每公斤,供不应求,这一只石蛙就能卖40元。”言语中有几分得意。

  5组的贫困户唐敬根,起初在村里开了个小小代销点,勉强维持生活。“人挪活,树挪死,要脱贫,想致富,不能一成不变。”宝江村的河道就是个宝,舒立新启发唐敬根,承包了村里的宝江坝,并主动给他送来了4000尾鱼苗。稻谷丰收季节,唐敬根的“河鱼”也丰收了,短短半年,唐敬根就从水里“捞金”2万元。

  “今年整村脱贫没有任何问题!”在记者提出村里整村脱贫的问题时,村主任杨绍云自豪地说:“今年仅香菇一项就可为村民增收260万元,户平增收14770元。”

  “村民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村里,都很难发现一个闲人。”舒立新拍了拍胸口,说看到了今年底全村实现整村脱贫的希望,悬在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