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阔步迈入“城市时代”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淦璋 周琳 编辑:刘飞越 2016-10-28 08:50:06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27日,建设中的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制图/张杨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通讯员 周琳

  迅速崛起的中小城镇,大规模迁徙的人口大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经历着当下中国这样高速度、有秩序的城镇化。

  中部湖南,也被裹挟其中。至2015年末,湖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89%,较2011年提高5.79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意味着湖南已经迈入‘城市时代’。”10月27日,“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闻发布会作出上述解读。

  有序开展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

  省住建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袁湘江介绍,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先后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贯彻落实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修订了《湖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明确了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实施措施和工作重点。

  经过积极争取,长沙市、株洲市、资兴市、津市市-澧县、芷江侗族自治县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长沙市、常德市分别被列为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和全国海绵城市试点。浏阳市获批全国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望城区铜官镇、芦淞区白关镇、桂东县沙田镇、桑植县洪家关乡获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建制镇。

  同时,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全面启动。5个地级市(城市群)、15个县市(新城)、28个建制镇被列为试点,围绕制度创新和设施建设两大重点,分层次确定试点任务,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

  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到5个

  随着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长沙为龙头,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共有设市城市29个(含地级城市13个、县级城市16个),71个县城和998个建制镇。其中,大城市、县城、建制镇的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63%、28.34%、26.64%。

  到2015年末,湖南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5个,比2011年增加4个,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长沙已成为Ⅰ型大城市(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即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衡阳、株洲、常德、岳阳成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

  目前,湖南统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岳阳长江新区、郴州大十字城镇群、衡阳西南云大经济圈、邵阳东部城镇群、怀化鹤中芷城镇群、永州冷零祁城镇带和娄底城镇带等区域性城镇群发展,以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两房两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5年来,湖南大力推进“两房两棚”建设,任务计划落实、政策响应速度、分配入住进度、融资力度等均居全国前列,多次在全国会议做经验交流和典型推介。

  目前,全省建立了以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为主要类型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2011年至2016年9月,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266.98万套,49.41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了住房租赁补贴。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2011年至2016年9月全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9.46万户,并通过“调结构、保重点”,集中资金支持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困难农户实施危房改造,让370多万农村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想。

  2015年省里更是创新提出“整村整乡连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思路,在武广、沪昆2条高铁沿线,武陵源、崀山2个世界自然遗产和3个乡镇开展整体推进省级示范,涉及10个市35个县市区122个乡镇,建成了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两供两治”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以城市供水供气、城市污水和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近5年来湖南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抓手。至今年9月底,全省“两供两治”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20.3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7%;建成317个项目,360个项目开工在建。

  其中,全省县以上城镇共有公共供水厂216座、污水处理厂145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04座,均已实现县县“全覆盖”,燃气普及率达到85.46%。全省共有园林城市县城4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91%,相比2010年提高5.67个百分点。

  全省还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以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长沙市、常德市分别获批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全国海绵型城市试点,获得中央财政三年共24亿元资金支持,湖南也成为全国5个既获得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又获得海绵城市试点的省份之一。自建国以来还首次开展了全省范围内地下管线普查,标志着城市建设从过去“重地上、轻地下”到“地上、地下并举”的重大转折。

  建筑业年均增加值占到GDP的6%

  建筑业继续发挥支柱产业作用。5年来,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总产值排名全国第十位左右,年均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左右,年均吸纳就业人口220余万。工程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累计有64项工程获鲁班奖,297项工程获芙蓉奖,939项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

  房产地业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至2016年9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9137.3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万亿元。其中,今年前9个月积极“去库存”,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4094.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52.4亿元,同比增长9.5%。

  湖南还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筑),成立了住宅产业化联盟,建成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2个,省级基地6个,年产能从2013年的480多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2100万平方米。目前,湖南已成为全国住宅产业化制度建设最完善、生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