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翦伯赞与他的故居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翦笑梅 编辑:胡冲 2016-11-14 14:01:15
时刻新闻
—分享—

故居景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翦伯赞故居参观指导工作。我是故居讲解员翦笑梅,大家叫我小翦好了。很遗憾故居正在进行布展工程施工,不能进去参观,在这里由我对翦伯赞故居给各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翦伯赞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名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翦伯赞为统一战线、民族团结、史学研究、理论宣传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翦伯赞是维吾尔族人,他的家乡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是除新疆外最大的维吾尔族群聚地,素有“维吾尔族第二故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翦伯赞的祖先哈勒·八十在600多年前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因勇武善战,屡著战功,被朱元璋赐封镇南定国将军,并赐姓为“翦”,更名“八十”为“八士”,在常德赐予封地,翦氏一代的后裔便在这块御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下来。

  翦伯赞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湘西北晚清木结构民居,共有大小房间18间,总体布局呈“卍”字型,分为南北两个院落,中由天井相连。南院堂屋坐北朝南,符合汉人的建筑习惯,北院堂屋坐东朝西隐含对故乡新疆的思念。

  1898年4月14日,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翦伯赞就出生在这座屋子里,他是家中长子。翦伯赞父亲翦奎午,毕业于湖南省优级师范学堂,曾任常桃汉沅联合中学校长,不仅熟悉汉文经史,且自学数学,人送雅号“翦几何”。受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熏陶,加之父亲给他的良好启蒙教育,翦伯赞从小就有过人的天资。常德中学毕业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入学不到一个月,因不满官僚、政客对学校的干预和法学的枯燥南下转入了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就读。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翦伯赞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也参加了游行、演说的活动。

  1924年7月,翦伯赞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经济。在此学习期间,翦伯赞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当他一口气读完《共产党宣言》时,他兴奋极了,认为共产主义确实是全世界广大劳动群众所应走的翻身解放之路,也是中国各族人民所应走的光明大道。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是黑暗世界中的一个窗户,从这里,我看见了光明,看见了真理,看见了人类的希望。”

  翦伯赞从26岁离开家乡,追寻真理,寻求救国富民之道,此后,只有三次回到他的故居。

  1926年1月,翦伯赞从美国回到上海,直奔桃源老家,跟父亲禀报了在美国的情况和回国的想法后便立即来到北京,希望能谋得一份好的职业,能把他思考已久的新的思想观点传授给青年学生。这时的北京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北京各大学的学生和市民纷纷参加集会表示抗议,翦伯赞也参加了3月18日的天安门前的抗议活动,当游行队伍到北洋政府门前遭到了开枪射击,子弹从他的头顶飞过,帽子也被打穿了,他从血泊中爬出,回到住所,悲愤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发出了“我要革命”的呐喊。

  1926年5月间,祖父病重,翦伯赞再次回到桃源侍奉祖父。一个月后祖父去世,他帮助家人忙完丧事。7月中旬,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分三路出兵北伐,不久攻克长沙。于是,翦伯赞离开桃源,直奔长沙,投身革命。这一次离开家乡,开启了他坎坷而光辉的革命和史学研究的生涯。此后他辗转武汉、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寻求救国救民道路。1937年5月,翦伯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以笔代枪,唤醒民众,宣传团结抗日,为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义无反顾;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研究中国社会、历史,投身文化教育,致力民族团结。

  1956年夏,翦伯赞参加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视察组回乡视察。6月5日,翦伯赞回到了阔别30年而又魂牵梦绕的故乡桃源,专程到母校漳江小学访问,校少先队代表向翦伯赞献了鲜花,翦伯赞高兴地在她的笔记本上题词:“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翦伯赞于次日早晨返回长沙的途中顺便回到故里枫树岗,在这里停留了三个小时。他来到他的启蒙学校枫树小学,一见守候在校门外欢迎他的校长和老师,连忙下车,向校长和老师一躬到地,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眼泪夺眶而出。这里离他的家不远,他回家坐了20多分钟,看望了继母李梅英和邻居,又到父母坟墓志哀。上午10点多钟,翦伯赞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乡。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与家乡最后的告别。

  翦伯赞一生著述四百多万字,其代表作有《中国史纲》、《历史哲字教程》、《中国史纲要》等。在翦伯赞浩瀚如海的文章中,有两篇不得不提,因为那里面有他深深眷恋的故乡热土,有他魂牵梦绕的浓浓乡情。1943年11月2日,日军集中8万余人、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发动进攻,常德会战打响,11月19日家乡桃源沦陷,26日常德失守。翦伯赞闻讯,夜不成寐,含泪写下了《常德、桃源沦陷记》。在重庆,翦伯赞还写了《我的氏姓,我的故乡》,牢记自己的根,考察翦氏家族的种族来源,是他对故土族人的一种独特思念。

  身处异地,翦伯赞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乡,怀念着这个哺育了他二十多年既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桃源人民也一直将翦伯赞视为家乡的骄傲。

  今天,翦伯赞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是光彩夺目的学术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人格力量,是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他是伟大中华民族传统的化身,他的道德和文章堪称楷模,他将永远垂范后人。

  谢谢大家!讲解到此结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