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头企业平芝三种模式助农户脱贫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 编辑:康晓乔 2016-11-23 10:01:33
时刻新闻
—分享—

  龙头企业平芝三种模式助农户脱贫 年底分红达5000元

  当地村民在“平芝”上班,加工生产芦笋,年底还能享受企业分红。

  扶贫点

  简介

  对口地点

  益阳沅江泗湖山镇

  帮扶单位

  湖南平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村貌介绍

  沅江有29个省级扶贫重点村,3个益阳市市直单位扶贫对点村,有37704贫困人口,17796户。2015年,沅江泗湖山镇贫困人口总数2872人,2016年预计脱贫676人,通过兜底保障、促学,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来实现。

  扶贫成效

  ●委托帮扶,解决就业。长期提供贫困就业岗位65人,分散性就业,采摘期工人、运输工数千人;农闲、生产忙时,可达到八十几户贫困户进厂工作。

  ●股份合作,利润分配。将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平芝合作社”利润的3%、平芝生产利润的5%、政府银行的小微贷款融合,入股到当年平芝的生产中,产生的利润分给贫困户。

  ●长期关爱帮扶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安排上班;老弱病残者,常去看望、逢节慰问,每次500-800元;帮助贫困户种植、收购其他农产品,免费提供种子。

  扶贫经验

  发力芦笋产业

  每年提供数千岗位

  “产业扶贫以芦笋和藠头为主,产业扶贫人口达到15000人口,企业规模逐渐增大、劳动比例增加。”沅江市扶贫办副主任刘志龙说。

  “在平芝的带动下,泗湖山镇的其他芦笋企业芙蓉堂、尖尖角也加入到扶贫队伍中,每年提供数千人的岗位。”泗湖山镇人大主席、分管扶贫工作的李中寅表示,全镇有农业合作社100多个,农户合作开发农副产品。

  寒雨淅沥,风从南洞庭湖沿着沅水吹过益阳沅江泗湖山镇,镇外平原清冷、萧瑟。

  镇上湖南平芝食品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热闹温暖。11月8日,45岁的李连芳在厂子里忙碌着,当1996年洪水肆虐造成一贫如洗时,他从未想过能有自己的事业,开着小车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两年我是不幸运的,老公中风偏瘫在床,婆婆癌症离世,债台高筑;而我又是幸运的,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上班,还能享受年底分红。”38岁的陈建红红着眼睛说。

  两个几乎没有交集的人,因贫穷走进同一个工厂,也因芦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沅江芦笋产业的带头人、湖南平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波所倡导、坚持的理念:“只有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带动村民、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记者 张文杰

  【样本扫描】

  贫困工人加盟芦笋采购,

  分红脱贫

  李连芳是本地人,在没有遇到陈建波之前,大半辈子都在和泥土打交道。

  “那时候穷,没读书,也没手艺,种着五六亩田,一年挣个1万多块钱,勉强糊口。”搓着满是茧子的双手,他苦笑。

  1996年,李连芳结婚生子,眼瞅着日子紧巴起来。也正是这一年,洪水肆虐、农田被淹。“靠着政府发的救济米度日。洪水退后,去周边打零工、田里抓青蛙卖。不违法的都去搞,贴补家用。”李连芳无奈地说。

  儿子渐大,学费生活费、家用开销增多,靠打零工、种田土已无力维持。“2010年,我前往广东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2000来块钱。”李连芳说,一年多后,难以忍受的他回到老家,继续种田。

  2012年,陈建波招工,李连芳进厂干起了采购。“没干过,不熟。每天清早开车出去,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农户采摘的芦笋,当天得送回厂里。”

  慢慢顺手、工资渐长,妻子在镇上开个小店,日子渐滋润。李连芳说:“2014年,平芝成立合作社专门负责采购,成员是和我一样的贫困工人。平芝占股20%,我们8人各占股10%。”

  脱贫后,去年他介绍本村贫困户、68岁患癌的曾奶奶进入“平芝”的精准扶贫帮扶对象中。

  依托芦笋产业链,上班挣钱年底分红

  如果说李连芳靠着芦笋产业,已走完了从贫穷到小富的脱贫之路,38岁的陈建红却刚刚踏上这条征程。

  在陈建红心里,36岁是条分水岭。36岁前,家有父母、儿女双全、老公挣钱她持家。“丈夫在外打工,我在家种了六七亩地,带着两孩子,照顾两老人。”陈建红说,一年下来,勉强度日。

  2014年6月,丈夫做工时突然中风,手术花费的20多万基本是借的;2014年7月,婆婆因胰腺癌住院。

  “大女儿读技校一年学费一万多,丈夫吃药一万多,2015年10月婆婆离世,债台高筑,借不到钱。”陈建红眼眶湿润,女儿打电话要生活费,她都无钱可给。

  2015年3月,陈建红在厂里组长的推荐下,来平芝上班。“在家附近,下班后还能照顾家里,每个月休息三四天,能拿2000多块钱。”

  每年芦笋采摘季,陈建红会让厂里送些原料到家里,70多岁的公公剥些肉笋,一季下来也能挣一两千块钱。

  “还是扶贫政策好。女儿上技校免了1000多块钱的学费;平日里,厂里、政府节日慰问;去年年终,贫困户分红,拿了三千多块钱,过了一个安稳年。”陈建红说。

  【扶贫者说】

  发展产业,造福乡亲

  “扶贫、产业扶贫,没有你们讲的那么高尚。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办企业赚了点小钱,就得回馈乡亲们。”陈建波说。

  2011年厂子开办,平芝就一直默默帮扶着乡里乡亲。合伙人、40岁的皮敬波介绍,“每年资助5个贫困大学生上学,每人2000-3000元;逢年过节去看望孤寡残、患重病的人。”

  “上大学时,母亲重病,家里一度陷入困境。从读大学开始,平芝每年都给3000元,过年过节还来慰问。”22岁的杨英姿说,毕业后她便来到平芝上班,挨着家还能照顾家里。

  像杨英姿一样,得到平芝资助的大学生还有近二十个,目前,大多在其工厂和沅江的展示销售店里上班。

  在政府的支持下,芦笋产业渐大,平芝借风成长,也吸收更多贫困村民进厂工作。

  “2011年有十几个贫困村民在厂子长期上班,2015年有15-20人,2016年有21人。生产忙时会增加到六七十人。”陈建波说,每年三四月芦笋采摘期,当地农民三四千人,加上外来务工者过万人在芦苇山里劳作。

  采摘回的芦笋,会运到当地人家里进行剥皮。“剥出肉笋、活不重,一家老小都能上阵。”陈建波说,多的一家人一天能粗加工700多斤,一季能挣几千上万元。

  除此之外,平芝还利用自身的销售平台,常帮村里的贫困户找销路。“有些孤寡老人,在自家屋前屋后种些蔬菜,种子我们免费提供,成熟后帮销,或我们收购。”陈建波说。

  延伸

  阅读

  预计今年每人分红5000元

  “平芝的产业扶贫主要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合作、长期关爱帮扶贫困户三种模式来实现。”泗湖山镇常务副镇长陈志红介绍。此外,平芝还有“一帮一”的传统,介绍贫困户进厂工作,其脱贫后,给予介绍人500元奖励;贫困户再介绍其他困难者进厂,如此每年交换十几人。

  “2016年上半年,160多户参与股份分红;下半年将达到550户。到目前为止,每人分红达3000元,预计年底可达到5000元每人。”皮敬波表示。

  2014年沅江开始发展芦笋产业;2015年,企业发展到23家,产值近15亿;2016年,企业数渐稳定,形成龙头企业,产品发展到四大类,产值22亿元。沅江芦笋办办公室主任熊立波介绍,“芦笋产业带动了旅游、餐饮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三四月份前来南洞庭湖游玩、采摘芦笋的人明显增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